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今天信誓旦旦地對外宣布“我要考雅思英語”“我要去健身房健身減肥”“我要節約省錢兩萬塊”,結果呢,堅持不超過7天。借口往往是要加班、要聚會、沒時間、推后一點再開始,然后三個月過去了,三分鐘熱度過后啥都沒做成。英文依然是只會簡單的hello,byebye,體重依然是三位數,銀行卡里的錢依然是買買買,數字向下掉。我也有同樣的困擾,這么多年唯一堅持下來的也許只有每天滑手機了吧。一直都想把這個狀態改變,但是每次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堅持不超過七天就打回原形。直到最近我讀到《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才真正意識到堅持這件事件的前因后果。今天就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一開篇就給大家舉了兩個截然相反的例子來說明堅持對人生的影響。第一個是大部分人的狀態和真實寫照,對時下流行的事都堅持不到三周,什么都想嘗試,新鮮感很快過去,對事物難以保持,以至于沒有累積個人信用和實用知識技巧的吉田先生;第二個是目標設定明確,能量化達成,有進階式持續熱度保持新鮮感,七年后辭職自行創業的新井先生。可以看出當堅持持續地輸出成為習慣后,會從小小的改變開始累積成為質變,提升層次,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我們為什么不能堅持,不能把堅持成為習慣?
這是因為有“習慣引力”的作用,跟地心引力類似。對人類的行為具有“對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使我們對于良好習慣產生“三分鐘熱度”的內部機制,所以我們會有難以堅持新事物的狀況是非常正常的。
△持續多久才能夠“習慣化”呢?
所需時間依照培養習慣的種類而定,而且我們培養的習慣要用長遠的目光,清楚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人,要達成什么夢想。
行為習慣:一個月(閱讀、寫日記、整理、節約)(短期習慣)
身體習慣:三個月(減肥、運動、早期、戒煙)(中期習慣)
思考習慣:六個月(邏輯思維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長期習慣)
我們一旦養成習慣,就能擺脫習慣引力持續堅持下去,但消耗的能量和時間比較多。
△習慣培養三原則
鎖定一項習慣,堅持有限的行為,不要太在意結果
△三個階段擺脫習慣引力(思維導圖列示,點擊放大圖片)
1、反抗期:第1天——第7天,很想放棄
剛開始培養習慣的第一階段,容易被新鮮感吸引而開展行動。我們要把習慣細分每一個小步驟15分鐘做什么項目,并打卡記錄,激發自己行動的積極性并堅持下去。
對策1:嬰兒學步,即從小著手開始改變,使自己成為有行動力的人;
對策2:簡單記錄,每天打卡記錄量化行動,提高動力。
2、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容易被影響
度過反抗期后,身體會養成慣性,每天打卡簡單記錄習慣養成進度。但在不穩定階段,我們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例如臨時要加班,晚上有同學聚會等,就會把原先的習慣時間沖掉,久而久之就會堅持不下去。
對策1:行為模式化,即把習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固定時間內容;
對策2:設定例外規則,在培養習慣過程中受到外界影響時,我們要變更規則堅持每天行動,每天在另外的時間完成習慣任務。
對策3:設定持續開關(后文會列示),即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利用各種條件建立機制。
3、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習慣引力的最后反抗
培養習慣經過了20天的堅持,身體和思考都形成了模式化,每天都能按照固定時間行動。但到了最后的階段,我們容易對行為感到厭煩,感受不到改變的意義,讓人陷入空虛感當中,所以最后階段我們急需變化。
對策1:添加變化,對原有的習慣養成規則增加變化,改變內容環境以增加新鮮感;
對策2:計劃下一項習慣,但僅僅是制定和培養并不執行,以督促培養習慣的進程。
△堅持對抗習慣引力的十二個持續開關
“持續開關”的目的在于提升動力,建立持續行動的機制。持續開關分為兩類:糖果型和處罰型。分別是兩種相反的激勵方式,在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中,結合相互利用。
總結培養習慣的三個步驟:
1、從小事著手開始打卡記錄;
2、對例外情況適時改變規則;
3、行為模式化后添加變化,利用持續開關貫徹習慣。
最后附上我讀完《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后,為自己寫下的習慣清單。
喜歡文章可以wei~xin 搜索“閃閃的純真世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