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注冊“簡書”快兩個月了。
堅持日更,寫了50多篇文章,令我自己都想不到。
因為不自信,加入90天訓練營報的也就是50篇文章。
爭取訓練營結束,以日更的成績向無戒老師匯報。
碼字到今天日更已不是問題,但文章組織詞語的能力好像越來越吃力了,經常對自己寫的文章不滿意。聽了無戒老師的早課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瓶頸期!
小時候我是校體育隊運動員,練的是中長跑。每次訓練跑到后半程,身體總是透支的很厲害。心跳加速、感覺一步都要邁不開了,好像心臟馬上就要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
教練總是騎個自行車,在我身后不停督促,堅持住,堅持住,一定要堅持住!過了這段疲勞期,就會輕松地越過終點……這些話現在還猶如在耳邊。
我想,寫作的瓶頸期和跑步的疲勞期應該是一樣的吧,不知這個比喻 恰不恰當?? ? ? ?
好多小伙伴現在已經退出了日更。他們說:“要質量不要數量,這樣才能產生好文。”我感覺應該因人而異吧。
我不知道90天后還能不能堅持日更,但訓練營期間“日更沒商量”!
都說養成一個好習慣要21天。我怕一旦放棄日更 ,下一步是幾天一更,再下一步我就不敢想像了。
正因為我的惰性我自己最清楚,所以目前我必須堅持日更。
別人用21天就能養成的好習慣,我要用三個月去積累!
因為我離開文學太久了,我渴望回歸。
記得剛進入簡書碼字,日更把我憋得頭都疼!寫些什么啊?還要求每篇1000字以上,我根本迷茫不知方向。有時甚至去請求“度娘”!就這樣日更也是勉勉強強。
回過頭去看自己寫過的文章,都寫些什么,字里行間透露著“弱智”!恨不得有個地縫鉆進去。
每天花在碼字的時間是別人的雙倍。往往是晚上加班寫在本子上,第二天一大早再輸入電腦,排版、插圖。簡直累得我脫了層皮。人也經常是一邊工作,腦子里還在想著文章的素材。
這種日子持續了沒多久,隨著我的第一篇文章被推上首頁,我的自信心被激發了出來。
笨鳥先飛。正因為我沒有其他人的悟性,才早起晚睡。
通過快兩個月的碼字,養成了我早起的習慣。每天早7點聽無戒老師的講解課,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也改掉了許多壞毛病,在文學的氛圍中漸行漸遠。
現在我已經離開本子,不用打底稿了。坐在電腦前,腦子里想著提綱就能“思如泉涌”,鍵盤的敲擊聲就會不斷!
日更已不是負擔,白天上班也不再分散注意力,不會影響工作了。
下班后只要靜下心來,開動大腦。一篇千字文章就會歡快地跑出來。
不管將來怎樣,我感謝簡書,感謝無戒老師,還有她她創辦的訓練營,讓我離文學這么近!
我堅信,只要你堅持寫,字就會自己“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