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說自己下定決定每天晚上不再玩手機了,因為感覺把時間都浪費在刷手機上好可惜,應該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于是直接卸載了好多APP,本以為沒了這些,可以讓自己更自律一些,把時間花在想做的事情上,但沒過三天,又把卸載的APP重新下載了,又恢復到了之前不停刷手機的狀態(tài)上。
這也應該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現(xiàn)狀,嘴上說的要自律,沒過兩三天就忘了,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tài)。自律真的很難嗎?并不是,大多數(shù)只是方法沒用對而已。
今天咱們來介紹4個實用的方法,每周一個,正好四周的時間,輕松讓自己達到自律的生活狀態(tài)。
首先第1個方法是要找到明確的理由。
要自律,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原因,到底為什么要自律?只有有明確的理由,才能有明確的目的,才能堅持的時間長一些。
很多人說要自律,給出的理由多是一些不想再過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了,不想再浪費時間了,不想再一事無成了。但你想達到的自律的狀態(tài)是什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不想每天把時間浪費在手機上,那想把時間花在哪兒?花在看書學習上?那為什么要看書學習?為了升職加薪?為了充實自己?這些理由能不能說服自己?
所以第一周的時間里面,請花一些時間來給自己找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可以每天來嘗試一個。為了升職加薪要去看書學習,看看這個理由能讓你持續(xù)多長時間,可能只能堅持五六分鐘;明天再來嘗試一下為了充實自己,這個理由又能讓你持續(xù)多長時間。哪個持續(xù)的時間長,這個理由就是比較適合你的。
第一周的任務就是不斷嘗試,找到一個自律的理由。
接著第2個方法是要找到可以做的事,用來填充和替代之前做的事。
不想每天晚上玩手機了,那要用來做什么?現(xiàn)在決定了為了充實自己要去看書學習。可剛開始看書并不能一看就看一晚上,頂多之前是玩三小時手機,現(xiàn)在能看書一小時,還有兩小時是沒事做的。這兩小時也要找到一些事情去做,不能去玩手機,因為很容易玩著玩著就忘了看書,這也就是為什么沒過兩三天就又回到了過去。
所以第二周,需要來嘗試用不同的事情去替代玩手機的行為。第1天來嘗試去看些小說類的,看看有沒有比手機有吸引力;第2天嘗試出去散散步,只要出去就不能一直看手機了;第3天再來嘗試陪陪小孩,給小孩講講故事之類的。也是每天來變著法做一些事,找到自己覺得比玩手機更有吸引力的事。
第3個方法是多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饋。
為什么做了兩三天就不想再繼續(xù)了,就是因為很多事做了半天沒有任何結(jié)果。不玩手機去看書了,可看了半天什么都沒記住;不玩手機去運動了,可跑了幾天體重沒有任何變化,那還不如玩手機呢。
所以第三周,要每天對自己所做的事來回顧盤點一下,比較一下與之前有什么變化,哪怕是很微小也可以,不要只看到壞的地方,多看一些好的,正面的反饋。
第1天看了半天書什么也沒記住,可至少開始翻書了,之前一年從來沒翻開過一本書,現(xiàn)在開始了,是一個好的變化;第2天開始跑步運動了,沒跑步一公里就跑不動了,這也是好的開始啊,之前一直以為500米都跑不下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過500米了。一周后再看,自己已經(jīng)看了20頁書,一公里也能跑下來了,看到好處,才愿意繼續(xù)把它做下去。
最后第四周,也是第4個方法是多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好的環(huán)境,再多給自己一些激勵。
這段時間已經(jīng)開始看書了,但效果不是很好,那就選擇加入一些讀書打卡的小組,比如每月共讀一本書之類的。通過外部手段再來刺激一下,也能提高一些讀書速度,有了這樣一個環(huán)境,對自己也能有一些促進作用。
以上就是四周時間來開始自律的方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螞蟻
成長導師,百萬人氣講師
自律達人,堅持4點起床八年多,一年閱讀至少120本
理財達人,每月2000,兩年理財收益可達到10萬
已出版:
《好好工作:個人效能管理精進指南》
《自控力:21天打敗拖延》
《思維導圖:簡單、高效的思維整理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