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章 ?抉擇-學業還是羽球
你知道“顧曲周郎”的典故嗎?瑾問我,我搖搖頭。
瑾坐在校園草地上,望著夕陽,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念這四個字都覺得很拗口,但是我爸和我媽每隔一段時間就跟我講一遍,我已經熟悉得印在心里了,我爸媽想我像周公瑾一樣,學識豐富,又有才藝。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酒過三巡以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彈奏的人有時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甚至故意將曲譜彈錯。
其實我并沒有想過成績很優秀,也沒有想過像周公瑾一樣精通音樂,有才藝,更沒有想過像籃球隊一樣,吸引女生們的目光,你知道嗎?你肯定知道我的,我只是想打球,我只是想打羽毛球……
我們已經六年級,準備升初中了,自從那次周老師對我們進行家訪后,瑾就變得很沉默,原本就早熟的他,變得更加深沉了。周老師跟在我們家聊了很多,也聊了很久,他說如果羽毛球走專業路線,就基本得放棄學業,因為在中國人才太多了,身體素質很好的也多了去,進了體校后只能練練練,沒其他說的,如果選擇了體校就只有一條路,努力進省隊,再努力進國家隊,說白了等于跟全國的同輩競爭。如果選擇學業的話,中國的大學有很多很多,光是南方的話廣州就有個大學城,有不少好大學,雖然競爭也是全國性的,但是學位卻多得很……
選擇的難度在于,瑾的文化課成績一般,但是努把力上高中和大學應該是沒問題的,他卻對文化課沒多大的成績,羽毛球水平卻不錯,在整個市來說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誰知道跟省里一比,能排到多少呢,羽毛球又沒有模擬考……
而我,文化課相對比較好,即使有時候賽前訓練不上課,看看例題問問同學都能取得好成績,但是我身材素質卻一般,還有視也一般,有近視的趨勢,用周老師的說法我是“用腦子在打球”,屬于聰明型打法,其實也是在變著法子鼓勵我。雖然,我行動上和口頭上并沒有瑾那么癡迷羽毛球,但是周老師和我的父母都知道,我對羽毛球的熱愛一點不比瑾少,自從打羽毛球后,我再也沒有向父母提過要禮物的要求,因為家庭條件一般,我想把所有的零花錢存起來,以后買一只碳素的拍子(那時候我們練習時還只是用的鐵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