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北京降下了初雪。
紫禁城的雪景,堪稱驚艷。
紅墻配白雪,不愧是:“碎碎墜瓊芳”。
看得我這個南方人,眼紅不已。
2016年11月22日,農(nóng)歷十月廿三,小雪。
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節(jié)氣,古人不欺今人,小雪之日小雪至。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如約而來,奔赴各地。
霎時間,有一段話傳遍了網(wǎng)絡(luò):
“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長安,北京就成了北平,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成都就成了益州,杭州就成了臨安,南京就成了建康,合肥就成了廬州,揚州就成了廣陵,蘇州就成了姑蘇,開封就成了汴梁?!?/p>
真美,單憑想象都知道是絕美。
朋友圈被“下雪”的消息攻占,可S城的雪遲遲不來。
窗外是陰云密布的天,夾雜著小雨,從早到晚都是這種狀態(tài)。
我一遍遍查詢著天氣預(yù)報,希望找尋到一絲絲下雪的跡象。
第二天,情況依舊。
我把手機擱在一邊,有點兒氣不過。
懷著一絲僥幸,晚上六點又瞥了一眼。
“18:00降雪可能性為90%”
我“嗖”得一下,從葛優(yōu)癱變成坐如鐘。
一只脫韁的哈士奇,正式上線。
我端著手機,極速跑到楊先生跟前,一頓喳呼嚷嚷,上躥下跳:
“啊啊??!”
“怎么了?”
“你看天氣預(yù)報了嗎?”
“沒看啊?!?/p>
“咱們這兒要下雪了!馬上!”
“是嘛?”
“天吶,我要看雪啦!先去陽臺打探打探!”
他見到我如此興奮勁兒,笑了,提醒我多穿點衣服別凍著。
果然,下雪天比下雪更好玩的,是南方人。
顧不了太多,我裹上外套便沖到了陽臺。
打開窗戶的一瞬間,我冷靜了,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趨近零度的氣溫,正以強大的氣場,打壓著我內(nèi)心狂喜的氣焰。
四下一看,除了漆黑的夜空,淅瀝的小雨,昏黃的路燈,再無其他。
“雪呢?哪兒呢?難道是我看錯了?”
不放心,掏出手機再看了一眼,確定沒錯。
很快,牙齒打起了寒顫,雙手縮在口袋里。
我哆嗦著,跺著腳,左顧右盼,不時回屋取取暖,緩一緩。
反正橫豎就是一個字:等。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半個小時后,它來了!
可惜,只是一點點零零散散的雨夾雪,借著來往車輛的燈光才能看清。
“總比沒有要好,也算是下了?!?/p>
“今年的第一場雪,比去年早多了?!?/p>
我一邊自我安慰,一邊懊惱著,耷拉著腦袋回了房間。
去年的雪,春節(jié)前才下,同樣是夜里。
那時候,室外的氣溫冷極了,零下好幾度。
租住的屋子,空調(diào)是單冷的,不制暖,好在屋內(nèi)并不太冷。
雪來了,靜靜聽,會聽見它們帶著“簌簌”的聲響。
最初,我抱著小熊,隔著玻璃窗看雪,雪花很小,很密,很美。
對面樓房的屋頂和停靠在路邊的車子,積攢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后來,我索性開了窗子。
一瞬間,雪花隨風(fēng)飄散進來。
我激動地奔奔跳跳,拿著手機錄了好多視頻,至今都存著。
想看的時候,就找出來重溫、回味一遍。
你問我,白雪紛紛何所似?
當(dāng)然是,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古人的字句,太妙,我寫不出。
那么,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看看它就好。
在這個飄雪的日子里,
我真想和你一起去看雪啊。
? ? ?【那一年的雪,那年的你們】
家里放了好幾本相冊,厚厚的,舊舊的。
有一次整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一張母親年輕時的照片。
那是二十幾年前父親拍的:
1991年12月25日,圣誕節(jié)。
母親坐在落滿白雪的木頭上,梳著當(dāng)時流行的發(fā)型。
她溫柔地笑著,看著對面的父親。
周圍的世界一片白色,純凈得就像是一幅畫。
畫中人是母親,畫師是父親。
幻若天地之間,唯你們兩人。
那一年的世界,我沒看過。
那一年的大雪,我沒看過。
那一年的你們,我也沒看過。
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要幫你們拍一張合照。
我還要拍下你們手牽手,在雪地里漫步的樣子。
我還要拍下你們的身后,那深深淺淺的腳印。
因為,那是你們攜手走過的一段路,漫天飛雪。
同時,我也想將這段路,視為你們相濡以沫的路。
聽說:
“下雪天,出門要和喜歡的人一起走,因為一不小心就白了頭?!?/p>
那么,請你們一定要白頭偕老哦。
? ? ? 【那一年的雪,那年的自己】
南方人喜歡看雪的心情,想必就同內(nèi)陸人想看海是一樣的。
從小到大,我在家鄉(xiāng)親眼看過的雪景,屈指可數(shù)。
其中,有兩場雪,久久不能忘,視若珍寶。
那一年,我在讀小學(xué)。
前一天,看見電視里天氣預(yù)報說次日可能會下雪,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大家坐在教室里,老師在上課,不時有同學(xué)往窗外看。
忽然,不知是哪一個男生說了聲:“下雪了!”。
我扭過頭,真的下雪了,小雪。
幾乎就在一瞬間,安靜的班里躁動起來。
大家都坐不住了,聽不進老師在說什么,一心想出去。
明察秋毫的老師,看穿了我們的心思。
“同學(xué)們,穿好衣服,一起去看雪吧!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們撐著小傘,伸出手,讓雪花落在手心,看它慢慢融化消失。
我們?nèi)酉滦?,奔跑著,讓雪花落在身上,等它慢慢積少成多。
那一年,我在讀高中。
晚自習(xí)結(jié)束的時候,外頭還在下著下雨。
我一個人撐著傘,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一邊哼著喜歡的歌,一邊思考人生。
走著走著,雨消失了,下起了雪。
我驚訝地愣住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雪越下越大,漫天飄起了鵝毛大雪。
忽然之間,我哭了,忍不住。
或許是沒見過這么大的雪,太感動。
伴著飛舞的雪花,我一路哭著回到了家。
父母見我那副摸樣,以為我是被人欺負(fù)了,擔(dān)心壞了。
從那以后,每逢下雪,父母就拿這個梗來“取笑”我。
“今年有下雪,你還哭嗎?”
“才沒有!哈哈!”
? ? ? 【那一年的雪,那年的他們】
下雪了,與雪有關(guān)的話題,似乎一夜之間都成了熱門。
其中,有幾部宮廷劇中的雪戲,更是引發(fā)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一股股回憶殺,撲面而來。
先說《甄嬛傳》中,嬛嬛在倚梅園祈福的那一段雪戲。
滿園的梅花在冰雪之中盛放,一地白雪。
嬛嬛著一身鮮紅色的斗篷,打開的一瞬,蝴蝶紛飛。
拋開心機不談,這一幕,確實是美的。
此前我始終沒有看過《步步驚心》,但喜歡它的片尾曲。
小伙伴再一次給我安利了這部?。骸昂芙?jīng)典!記得看!”
直到上周,我想起了這茬,慢慢看了起來。
寫下這行字的時候,才看至第四集。
若曦從屋內(nèi)走出,看見飄落的雪花,忍不住拿手去接。
她在院子里走著,八爺一路同行。
突然,她崴了一腳,八爺扶起她,牽著她在雪中漫步。
這一場雪戲,畫面很唯美。
第一次看《金枝欲孽》,還是十年前。
時隔太多年,劇中的人物尚且記得,情節(jié)卻有些模糊。
但是,雪中的那幾場戲,依舊記憶猶新。
安茜還是宮女時,雪地里,靜靜跟隨孔武的腳印向前走。
如妃失寵之后,患上眼疾,孔武牽著她在雪地里慢慢走。
“不愛宮墻柳,只被前緣誤?;ㄩ_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要走,慶幸在你心中有愛。要留,只怪我心中仍然有恨。因此,就只有靠你,完成我們海闊天空的心愿,珍重?!?/p>
看看他們,再看看雪。
回過頭,再想想這段話,如魚刺哽在喉。
? ? ?【那一年的雪,那年的我們】
2012年12月29日,距離跨年就剩2天。
臨近期末,我抱著一摞復(fù)習(xí)資料,在圖書館背書。
我蹲守在閱覽室盡頭的單人沙發(fā)上。
那里安靜又舒適,不需要刷卡占座,條件是先到先得。
坐下來,面前就是一扇落地窗,可以眺望校園的湖水。
沙發(fā)旁還有一張小木桌可以放東西,手邊的墻上就有插座。
那一塊兒是我最愛的風(fēng)水寶地。
圖書館的空調(diào)開得很暖,吹得我昏昏欲睡,書攤在腿上。
“快看外頭,下雪了!”
手機傳來一則楊先生發(fā)來的簡訊。
“?。『?!”
頓時,睡意全無,睜大雙眼,猛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快要天黑了。
我抬起頭,借著閱覽室的燈光,看見窗外飄著大片大片的雪花。
“天吶,居然比去年那一場雪還要大!”
猛地起身,撂下書,拿著手機,朝著外頭飛奔而出。
雪下得太大。
不一會兒,教學(xué)樓,草坪,道路,便隨處可見積雪,厚厚的一層。
我捏了一個雪球,樣子實在是太丑,往他身上砸去。
他也不甘示弱,想來一次突然襲擊,結(jié)果被我發(fā)現(xiàn)。
我邊走邊拍,他給我撐著傘,一路跟著。
我嘴里吐著白氣,雙手凍得通紅。
我在雪地里亂踩,瘋跑,就差沒有滿地打滾了。
我一個踉蹌差點兒倒栽蔥,被他一把撈起,站好。
他看著我的傻樣笑而不語,一再提醒我可別再滑倒了。
“我不想撐傘了?!?/p>
“怎么了?”
“我想讓雪花落在腦袋上!”
“不行!那樣你會感冒!”
“快把手套帶上!”
“戴上就不能拍照了!”
“戴上!我給你拍。”
那時,我和楊先生還只是普通朋友關(guān)系。
所以,那一段對話在當(dāng)時并沒有想太多。
后來,我是在無意間看見到這樣一句話:
“第一個告訴你下雪的人,一定最愛你?!?/p>
我信了。
有人提問:
冬天的時候,你覺得什么狀態(tài)是最溫暖的,是你最向往的?
有人回答:
窗外飄著雪,約上三五好友,宅在屋里。
大家吃著火鍋,喝著小酒,聽著歌。
有wifi,有空調(diào),有熱水,還有熱被窩。
我的答案:
飄雪的日子里,兩個人一起看雪。
你牽著我的手,再將手放入口袋。
無論是,一個人在雪里鬧騰不停,另一個人在旁邊笑。
亦或是,兩個人安安靜靜地,在雪地里走一走。
一起看雪的時光,就是最暖的。
只要是和你一起,就是最好的。
下一場雪,
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