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晨讀的是是《瞬變》,通過解析人的心理結構,給出更巧妙有效的改變自己的方法。書是一本好書,不過《瞬變》這個書名流露出濃濃的急躁功利的氣息,基本和那些《一個月精通PS》、《30天速成演講》、《7天PPT速成》一個套路。忍不住吐槽一下,又不是超級塞亞人,一變身戰斗力就翻幾倍,況且普通賽亞人要掌握變身超級塞亞人的技巧也是要經過一番苦練才能厚積薄發的。
? ? ? 在個人成長上,所有的突變都是自己已經在漸變中達到了一定高度,然后抓做一個機會表現發揮了出來。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首先你已經有了非池中物的資質才有化龍的可能。速成的東西一定是付出了質量上的代價。《瞬變》是個很吸引人的概念,這里面提到的方法也的確比自己瞎折騰更有效,而且是有效得多。但是即使是應用掌握這個方法也會是個不短的過程。不要被標題所迷惑,如果抱著過高的期望,在實踐中反而會對里面正確的方法失去信心,因為真的沒那么容易。不用去期待銀瓶乍破水漿迸那樣一瀉千里的暢快,改變自己那就做好進行愚公移山這樣的持久戰的準備。
? ? ? 題外話太長了點,現在進入正題。
? ? ? 《瞬變》這本書中提到了“象與騎象人”這樣的心理模型,騎象人象征理性,大象象征感性。騎象人需要以各種方式去影響大象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但是大象的蠻勁一起來,騎象人的努力往往失效。大象是”感受和情緒“驅動的,書中提到的改變環境、縮小改變路徑、強化正向思考本質上都是在“感受和情緒”層面去影響大象的行動。
? ? ? ? 不管你盤算的再好,在情緒上自己是抗拒的、沒有動力的,大象就會罷工,鬧別扭。大象是自己的感性部分,也就是自己的七情六欲。人和欲望的關系可以用八個字形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道德經》里有一句話叫“各從所欲,各得所愿”,想要達到自己的的所愿,是要順應自己的欲望或者說利用自己的欲望的,欲望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儒家也并不是要消滅欲望,而是用正面的欲望代替負面的欲望,給欲望設置邊界。欲望升起的時候,順勢而為,它就是最好的動力。
? ? ? 雖然說得比較難聽,但是對于人類動物性的一面,很多時候就像是馴狗一樣地在訓練自己,利用懲罰帶來的恐懼,利用獎勵帶來喜悅(像什么完成事件A就去吃大餐,看電影,給自己買個小禮物啊)。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馴服大象,香蕉還是要準備一些的。
? ? ? ? 人的欲望有很多種,直接用意志力去對抗杯水車薪,最好的策略是拉攏一批打擊一批。舉個例子懶惰和愛面子這兩種就可以以毒攻毒,就像在群里打卡交作業,每次想偷懶,一看到這么多人都寫了,之前自己還說過大話,為了維護自己偉光正的三好學生形象只好忍痛放棄休息的想法把作業給交了。這就是在兩種欲望的對抗中把事情給往前推進了,不單單是你意志力的作用。從這點出發,你可以設想出很多的場景,激發出有助于想自己目標前進的欲望,把它稍微培養壯大一些。只要你在一個方向上的香蕉放得夠多,大象就有更大的概率往這個方向走。
? ? ? ? 準備好你的香蕉,成長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