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

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但是談到育兒心得仍然是惶恐萬分。六年多來,經歷了無數焦慮、煩躁、抑郁的日子,同時也度過了很多開心、幸福、感恩的日子。

最初沒有育兒經驗,也沒有老人幫忙,我和先生兩個人惶惶不可終日,稍有點風吹草動就如坐針氈。雖然育兒的書讀了很多,但是理論到實踐還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每每被折騰的精疲力盡,最后才發現任何的方法技巧都抵不過心態二字。

給孩子自由,相信孩子,這類的書籍看了很多,反而更迷茫了,到底怎么樣才是放手,放手的界限又是什么?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更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作為娘親忍住各種執念,這是一場痛苦的修行。老爹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哪個孩子沒有挨過打,打就記住了!可是棍棒底下又出了多少逆子,培育了多少抑郁的種子。于是又有人出來說面包和大棒共存,白臉和黑臉同在,可是誰愿意當黑臉,又有誰能告訴我玉米和大棒的河界在哪里?

于是孩子越大越困惑,焦躁的娘親更加抑郁了。漸漸出現了一個郁悶的循環圈,娘親越抑郁,孩子的日子越不好受,先生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臉色,家庭氛圍一團糟,于是娘親更焦躁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該有的問題還是存在。

那么想想看為什么娘親焦慮呢,因為娘親想要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少走一點彎路,少吃一點苦,多一點幸福,多一點快樂。可是我們終究忘了,路,是孩子走的路;明天,是孩子自己的明天。我們終究把孩子的路變成了自己的路,孩子的明天看成是自己的未來。于是各種的責任道義壓迫我們,孩子的生活變成了我們的生活。

我所謂的育兒心得就是育兒心態。

首先,牽著蝸牛散步,慢慢的耐心的和孩子一起成長。作為新時期的父母不能只停留在舊知識舊環境,要不停的吸收養分,讓自己成長起來。多了解孩子這個年齡的生長特點,只有多了解才能夠多理解。

其次,和善和堅定并存。有愛的家庭一定是溫潤如水流,和善而堅定的對孩子,那么孩子待人接物也同樣是和善而堅定。

再次,愛是無條件的信任和接納。沒有過多期待,沒有過度索取,愛不是等價交換。作為父母需要時刻準備著,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

作為父母,孩子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只有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他人;只有自己心情好了才能夠好心情的面對其他人。你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獨有的特殊時光,享受特殊時光的時候記得告訴孩子,你一樣很愛她。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若你希望孩子成為心目中的某個樣子,那么,最好你就是這個樣子。為人父母肯定有許多的不足,性格的缺失,但是這并不妨礙你努力改進,積極向前,孩子更愿意看到一個積極向上充滿陽光的你。當你遭遇挫折、委屈、抱怨時,請勇敢的對看著你哭的孩子說:“媽媽有些難過,需要你的擁抱,你可以陪著我,讓我哭一會兒嗎?我相信我很快就會好起來!”

所以,現在的我很少長時間陷入焦慮憤怒的牢籠,更多的向內看,更多的想想那兩只蝸牛,牽著他們的手朝前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