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只怪物。
當我們事業(yè)受挫,感情失意的時候,它就會出來。
它剛出生還很弱小,乍一看之下似乎還有點可愛。
完全沒辦法想象它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當有意無意的陷入到自我“陶醉”中,就會給它提供養(yǎng)分。
理智的人會跟它競技,猶如斗獸般強大自身,也會讓它保持虛弱在一定程度。
瘋狂的人則用一點一滴的血肉去豢養(yǎng)它,直到獵人和獵物的角色對調,最后被吞噬。
-2-
遭遇失意、感情不順時,我們手上會出現兩個選擇按鈕。
一個是不以為意,多大點事,篤定世界上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另外一個就是假想一個小黑屋,把自己困在里面,在自己構筑的精神世界里將情緒不斷放大放大再放大。
坦白說,教訓是需要吸取的,但是過度的情緒營造是沒有必要的。既然放寬心的態(tài)度能夠解救自己,那么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悲傷中呢?或者說想方設法讓自己陷入到悲傷中。
除了本身比較難以釋懷,做不到神經大條的把發(fā)生過的事情拋諸腦后之外,還有一點估計是,如果自己不表現出那么悲痛欲絕的樣子,似乎不太合適?對自己對別人對發(fā)生過的這件事是不是有點失禮?通過不斷暗示,讓自己顯意識和潛意識都足夠的重視。
當然,他們的本意不是想被無盡的悲傷吞噬。悲傷也是一種力量,就像含怒出手含恨而終一樣,附帶情緒的行動總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3-
悲傷是極具力量的,在拉鋸戰(zhàn)中稍不留神就會被虐得體無完膚,因為它不同于憤怒,前者是持續(xù)性的,后者是瞬間爆發(fā)的,間接利用它才是上上之選。
就像以前受過的傷害或者恥辱,將這種能產生持續(xù)性情緒的刺激源時不時從腦海中調出來是有好處的。當然,這跟通常所說的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是不一樣的。
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中你是獵物,把刺激源產生的情緒力量反過來激勵自己來產生更大的力量,你是獵人。
舉個例子,你被欺騙了感情,傷心的死去活來,不敢再去嘗試戀愛,那么你是被情緒豢養(yǎng)的一方。另外來說,你依舊會悲痛欲絕,但是下次碰到喜歡的人還是想要試試,這時候腦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現出當初被騙的情形,強迫著你帶眼識人,那么你就是豢養(yǎng)情緒的一方。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背著代表各種情緒的十字架前行,雖然沉重,但也在錘煉你的肉體和意志。當然,不同十字架的重量是否在你承受的范圍內,是由你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