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愛運動,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溜冰、游泳、拍照、打撲克,他什么都會,18號院里的孩子們都喜歡他。周末就纏著他去附近的公園里玩兒,走進那條細長的小涼山胡同,他就會在那窄巷子里教我們學競走,扭屁股、擺胳膊,明明是在走,可比跑得還快,我們跟在他后面連跑帶顛兒。大劍學得最是有趣,扭腰擺胯也就算了,他扭得連五官都移位了,張牙舞爪、呲牙咧嘴地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拉肚子了!就這樣,在無數個周末的清晨,一個大人帶著一串孩子,一邊扭一邊哈哈不停,灑落滿胡同歪七扭八的笑聲。父親教我們如何在河邊的樹干上、草窠里找蟬衣,那些美好的畫面經常被寫進作文里。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好喝的飲料當屬北冰洋汽水了,但是父親自己給我們做汽水更好喝,燒一鍋開水,晾涼之后滴上幾滴檸檬酸,白開水就變成了檸檬水,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是我們小時候認為世界上最好喝的飲料!
鄰居蘇大大愛捕魚,魚蝦、泥鰍,還有田雞,自己家吃不了,就會很便宜地賣給鄰居們,父親有時會在他家買些田雞給我們改善伙食,他在廚房忙活,母親剝蔥、姜、蒜打下手,我們姐仨坐一排在門口守著,不一會兒香味兒就飄出來了,那味道簡直比別人任何一家的紅燒肉都香!
蘇大大是18號院里最會做飯的人,他是望湖春飯店的廚師,八月十五中秋節,鄰居們挨家挨戶排隊來他家烤月餅。
他家緊挨著有潔癖的大姐夫家,一個大咧咧不修邊幅,一個把煤球爐子擦得锃亮,強烈的對比和截然不同的習慣,讓兩家人偶有摩擦。大姐夫看不起蘇大大,說他是邋遢的粗人,蘇大大瞧不上大姐夫,說他細致得不像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