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本質,可能在于試錯的機會比較多。
我漸漸明白,萬維鋼老師說的“為什么成功者,大部分都是過度樂觀者”。
因為過度樂觀或者盲目樂觀的人往往忽視失敗造成的傷害,而夸大成功帶來的收獲。
這導致他們更愿意去嘗試新事物,哪怕前面已經失敗過很多次次。
試得多,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容易出暴擊。
實際上90%的成功率和10%的成功率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只要收益足夠高,盲目樂觀者就敢于去嘗試。試錯的基數(shù)大了就自然會有成功者。
而成功者受到光環(huán)效應的影響,往往會夸大自己的能力。他們訴說自己成功的過程,都夸大了個人努力的成果而忽視了運氣的作用。通常把成功定性為領導人個人努力的成果,通過堅持不懈地經營、一次次地戰(zhàn)勝困境……最終走向成功。
而同樣堅持不懈的失敗者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無人問津。
這是敘事謬誤,人們的大腦就是擅長接受已經發(fā)生的事情,再編造理由欺騙自己。
我并不是說努力不重要,只是跟運氣比,比重要輕得多。
我聽到一個生意成功朋友在談到自己生意失敗時,只是輕描淡寫地給出解釋說“這些錢本來也不是我的啊,都是賺來的,沒了還可以再賺”。
從這樣的話語中,可以理解過度樂觀者的心理。他們對于失敗的看法很很有趣,不會陷入失敗的陰影中太久。
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終究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觀,沒有好壞。
只是提供一種解釋和選項而已。
我們沒有必要眼紅別人的成功,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大部分只是機會多少,運氣好壞。
主要還是看你有怎樣的價值觀。
當我們看到身邊小有成就的人在那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yè),不必一驚一乍。要知道都是隨機性的結果,歷史有很多個版本,我們恰好經歷的是其中這一個。
看談一些,擺正心態(tài),再試一次,獻給那些正在奮斗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