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頻頻被上海17歲男孩跳橋的新聞刷屏,各類文章和觀點呼嘯而來,老杜在深表同情和遺憾的同時,也來談一些拙見。
深夜,一輛小汽車不知何故竟然選擇在車流中,在大橋上停車。緊接著,一個男孩拉開車門跑向橋邊一躍而下,視頻中可以看到的是后面跟著男孩的媽媽,曾經試圖去拉男孩,但是于事無補,最終男孩身故。
我不想說男孩到底有沒有問題,畢竟我覺得我們對一個遭遇如此不幸的未成年人在網絡上口誅筆伐是一種不太道德的事情,也是對男孩的一種不尊敬。
我也不想說視頻中的媽媽有沒有問題,畢竟我覺得我們對一個可能因為自己的一時失言而帶來喪子之痛的自責的媽媽進行抨擊不僅于事無補,而且還可能會造成更加不好的影響。
我只想說,錯誤的教育方式終將結成惡果。
其實,不僅是這次的這對母子發生了這種悲劇,在此之前,有過太多太多已經發生過的類似悲劇了。那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后果呢?我們大膽的分析一下。
01?根源是對家長和孩子這兩個身份傻傻搞不清楚
現在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年輕家長,普遍會犯兩種錯誤。
要么是太把自己當孩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考慮別人,還沉浸在認為別人都應該為我讓路的世界里,這種心態下怎么會有心思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培養孩子呢?
要么是太不把孩子當孩子,很多家長太過高估了自己孩子的認識世界的能力和各種能力。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啥都懂,應該啥都理解,所以不管家長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孩子都應該懂得這是爸爸媽媽為你好。
其實孩子們真的沒有這么聰明,他們認識世界的能力也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不要奢望他們理所當然的懂大人的世界和大人的想法。用孩子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問題,可能更能理解自己的孩子的內心世界。
02??不積小病無以成大患
我相信,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在毫無緣由的情況下突然爆發而做出一些難以理解或者匪夷所思的舉動。
情緒的爆發源于情緒的積累,如果沒有長期的錯誤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長期的情緒積累,孩子是不會一下子爆發出沒有挽回余地的情緒的。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育細節。我們姑且不管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家長肩負起了把一個孩子塑造成人的責任。
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榜樣的力量)都會對即將成型的這個“作品”產生重要影響,從小處注意,從娃娃抓起,才能避免將來更大的禍患。
但是,大多數的家長都不懂得這個道理,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了或者樹立起了一些錯誤的榜樣。
前幾天,福州倉山某小學門口的兩位家長打架事件還歷歷在目。就是因為堵車問題,家長們選擇的不是好好溝通,而是暴力相向。在暴力沖突過程中,受暴者的孩子哭著喊爸爸讓人心疼。施暴者的孩子高聲喊“打得好”讓人心驚。最后的結果是受暴者輕傷,施暴者拘留。
我們仍然不去討論法理之內的東西,我們也不去討論這件事的處理結果是否公平。我們只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場暴力行為中,最大受害者是誰?
我們有很多分析角度,有人從法理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受暴者是最大受害者;有人從情感的角度去分析,可能會認為受暴者的孩子是最大受害者;更有一些具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可能會認為兩個家庭是最大受害者。
但是,我認為,最大受害者應該是那個在打架現場喊出“打得好”的施暴者的孩子。
受暴者和施暴者都是成年人,受傷的可以得到專業的醫療救治,施暴的會得到無情的法律制裁。所以他們可能是受害者,但是都不是最大受害者。
受暴者的孩子會因為這次事件產生心理陰影,所以可能會得到專業的心理專家的治療,過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又是一個陽光的好孩子。所以他是受害者,但也不是最大受害者。
唯有一個被我們所有人忽略的,認為沒有任何問題的就是那個喊出“打得好”的孩子。
因為所有人都默認為他是沒有受到傷害的,所以沒有人去關注他。殊不知,他爸爸“英勇無畏”的身影早就在他幼小的心理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當他爸爸若干天從法制機關回到家庭的時候,可能還會心疼的說:“兒子,那天就你給爸爸喊了口號,給我撐腰了,真不愧是我兒子”。
然后這個孩子就會越發堅定自己的價值觀,他知道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會得到爸爸的夸獎。于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他也會這么做。但是這么做的結果,我不想去設想。更不敢設想,到時候做同樣事情的他,身邊會不會也跟著自己的子女?會不會說同樣的話?
有黑暗的地方也一定有陽光,而且我相信陽光一定會驅散黑暗。
前幾天,帶著閨女去打疫苗。有一對母女,女兒估計一歲多兩歲這樣子吧。在等候的過程中,我看了一眼那女孩,她媽媽就說:“向叔叔問好”,然后小姑娘就甜甜的說“叔叔好”(其實,我想聽你說,哥哥好的,哈哈哈哈哈)。
過了一會,來了一對小夫妻,妻子抱著估計一個多月的嬰兒。然后剛才的那個媽媽又對她女兒說:“把你的凳子讓給這位抱寶寶的阿姨好不好”?然后,小姑娘甜甜的說“好”,然后把凳子抱過來給了那個抱嬰兒的女子。
我回來之后跟我老婆說,以后咱們的女兒一定要教育成這樣。我老婆說了一句非常關鍵的話:“人家的榜樣做的好啊”。
是啊,榜樣的力量就是這么的強大,你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什么樣的,你就得是什么樣的。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給他找一個正確的榜樣。
至少告訴自己的子女,究竟什么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