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識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
“你把時間花到了什么地方,意味著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 時間觀念,平衡的時間觀
津巴多時間觀念,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維度,從而劃分出五種不同的時間觀,消極的過去時間觀念、積極的過去時間觀念、宿命主義的現在時間觀、享樂主義的現在時間觀和未來導向的時間觀。
消極的過去時間觀念、積極的過去時間觀念、宿命主義的現在時間觀、享樂主義的現在時間觀和未來導向的時間觀。
+自己的時間觀
2?
診斷時間管理
2.1 記錄/統計你的時間流水
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記錄、統計、分析和反饋
1)記錄時間流水(開始和結束以及耗費時間——筆記本、Apple)
2)分類統計,所占比例,繪制圖表
表面問題,記錄顆粒度細化到5分鐘比較合適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找到自己典型的時間周期,以天、周、月為周期進行統計;記錄一個月,形成時間觀
2.2 用關鍵-可行矩陣進行分析/改善
重要和緊急——產出
投入
關鍵度和可解決度
1)解決度高、關鍵度低——小插曲——速戰速度/授權
(上班族,中午吃什么)
2)解決度低、關鍵度低——困難游戲——設定時限
(難通關游戲,無用功,不重要的問題。連連看打通關)
3)解決度低、關鍵度高——無底洞——運用直覺、延緩解決
(很難解決,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無成就感增加焦慮感——聽從內心直覺或延緩解決。如找到人生目標等)
4)解決度高、關鍵度高——高價值陷阱——重點花時間解決
產出結果、價值高的問題(提升結構化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找出典型時間周期,將記錄和統計好的周期內時間流水填入四象限,計算每個象限花費總時長和占比,判斷自己的時間花費情況,并作出調整。
解決度高低判斷:如果一個問題普遍實踐中有先例、有解決方案且有足夠資源,屬于解決度高的問題
2.3 建立個人時間管理系統
根據自己的特性,定制屬于自己的時間管理系統
常態時間(基本固定時間,吃飯通勤工作休息等)、動態時間(變數多出來的時間)、黃金時間(工作之外最能夠集中注意力的長段時間,清晨或夜晚,效率高)、碎片時間(等車、排隊、等待朋友——微信文章,回復郵件)
分析自己的時間流水,看看是否在黃金時間做了不重要的事,有沒有利用好常態時間,及時調整
3.?
時間管理技巧
3.1 善用日歷
GTD?
1)清空大腦內存
2)把任何任務具體成行動:截止日期、場景和行動
2.1 三個小區域,上午中午和晚上,詳細標明時間點
2.2 推薦不同顏色標記不同(藍色——冷靜執行,綠色——私人學習和娛樂,紅色——健康,運動和體檢,黑色——瑣碎雜事,買東西,整理衣柜,繳納水電費)
2.3 事情取消或延期需及時更新
生日等寫在日歷上
3.2 巧用待辦事項清單
所有的列出來,然后分析重要和緊急程度,排列優先順序,
1)如果超過兩小時,進行細分——PPT拆分成幾個步驟
2)需要時時更新
3)不要撐滿8小時,預留時間給突發緊急事件
這是我在圈外商學院的時間管理學習筆記。僅作記錄。
END
我是Maggie,這是我在簡書的第16篇文章。
希望對你有啟發。
Maggie強君:自由撰稿人,小說創作者,翻譯,教師,英美文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19世紀后的英美文學、女性和性別、空間和敘事學、現當代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