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寫作,我選擇的是卡通笑臉的房子,我對他很有感覺。
孩子的童話書中,往往能看到各種擬人化的人物。大樹在說話,椅子在跳舞,玩具在開會,蔬菜水果們在歌唱......,好像全世界都擁有生命,都有著和人一樣的思維、內心、情感、語言和行為。所以孩子可以和每個物體溝通,可以和每個玩具構建故事,可以為雪人而哭泣。記得女兒4歲那年冬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人造雪場用一下午的時間創造了一個比女兒還高的雪人。用瓶蓋做眼睛,用樹枝做嘴巴,用小桶做帽子,女兒快樂的創造著這個生命。等到傍晚我們要離開,女兒一步三回頭,還流出了眼淚。“媽媽,我很想念她,我們走了她會傷心的”,女兒一路哭著和我們訴說。大人的心理自認為孩子是天真的,實際上我們也許已經斷開了和萬物的連接。
在我35歲最浮躁的那年,我很有幸遇到了帶我重識靈性的領導,是一位男性。有時,他會看著辦公室窗外的樹,凝視一段時間,他對我們說那兩棵樹在說話,我相信他能聽到。有時,他會注視在他身邊的一只貓,說它多幸運會在寺院里,說它在聽聞佛法。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從早期的不屑逐步開始接納。他告訴我,萬物有靈,只要你相信。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我,開始學著留意和煦的春風在說什么?今天的天空在呈現什么?面對群山靜靜聽它在述說什么?哪怕馬路邊上停泊的汽車,也留意一下它的情緒......,當你開啟了你與萬物的對話,你也會發現萬物都具有靈性、情感和思緒。
快樂的房子、憂傷的汽車、傲氣的旗桿、低吟的馬路......, 抬頭正看到女兒的橙色大毛絨熊,哈哈,好像也在對我說,好好寫作,我來陪伴你。再抬眼看面前書架上那一排排的書,每本都變得有色彩,有性格。都可以和我創建連接,我也愿意和他們創建各種連接。
我們隨時可以與周邊的事物創建連接,彼此陪伴、彼此傾聽、彼此感知、彼此對話。這一切都因為我的變化,我相信了萬物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