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你會學習嗎》(原文地址鏈接:www.lxweimin.com/p/77318b48ed80),里面詳細介紹了深度學習的具體操作要領。
深度學習的六個步驟:
第一,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內容框架。首先要梳理所有學習的內容,對其主要架構有一個概覽。因為每一項優質的知識都存在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里,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因此,你必須從宏觀的角度認識它所處的位置和整個完整的架構,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來達到這個目的。
第二,總結最重要知識點。根據繪制的思維導圖,總結出最重要的知識點,摘錄原文經典語句,做一些較深入的分析,這是知識層面的學習。
第三,升華理念。從前面兩點,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結,得出一些深層次的感悟,這就是理念層面的升華。
第四,明確下一步行動,付諸實踐。你要從這次的深度學習當中得出具體的下一步行動,這個下一步行動可以是當下的,也就是現在就可以做的,也可以是將來的。有些事情當下是沒有辦法行動的,就要寫出將來的下一步行動,然后將其放入清單系統的“將來也許”里面,等待時機成熟去做。
第五,堅持學習分享。學習之后寫出自己深度學習最受感動的一句話、最大的收獲,并用最打動人的語言分享到朋友圈,充分發揮朋友圈無形監督的力量,讓自己學習更加用心,持續學習分享。
不持續用心學習就無法堅持分享,就會給人留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印象,無形中損害了自己在朋友們心目中的形象。最尷尬的事情莫過于持續在朋友圈分享某一學習內容一段時間,后來銷聲匿跡不分享了,朋友給你留言,你怎么不分享了?估計誰也不想這種場面出現。
第六,給作者留言。讀完干貨文章,在留言區寫出自己的心得和收獲,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
學以致用,執行合一才是最好的學習。
今天我們就來實戰一下,運用深度學習的具體操作步驟來深度閱讀成甲的《好好學習》這本書里面的一段話,看看你自己這個生命巫師是如何左右自己的命運的。
第一,運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內容框架。
下面我們來看文章的原文:
春節回老家過年,酒席間一位年長幾歲的親戚大哥和我聊到學習這個話題。這位大哥說:“我們家的人就是沒有讀書的基因。我當年讀書就不行,我家兒子現在也不行,還是你們這種有讀書天賦的人厲害。
我剛說到讀書學習這件事情跟天賦基因關系不是很大的時候,大哥放下舉起的酒杯,立刻反駁道:“”你看那電視上《最強大腦》里面的那些人看一遍就記住那么多,人家天南海北的事情都知道,看一遍就全記在腦子里。我們這種人看的電視劇過幾天就忘了演的啥了。
我對這段對話一直印象深刻。我們相信什么,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效能。
我和大哥的這次對話,對我們理解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有一個重要的啟示是:更高效的學習來自更合理的學習方法假設。
關于學習方法,維茨金他的《學習之道》中提出,人們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整體理論,一種是漸進理論,將學習成敗歸結于一種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能力水平。比如我大哥認為,自己天生不擅長讀書,兒子也不擅長,而電視里《最強大腦》的人恰恰相反,他把自己的綜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個固定的無法繼續演變的整體,所以決定學習效能的因素主要就是天賦了。而漸進理論則不同,他它更傾向于認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通過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新手也能成為大師。
運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框架:
第二步,總結最重要知識點。根據繪制的思維導圖,用自己的話復述總結出最重要的知識點,也可摘錄原文經典語句,做一些較深入的分析,這是知識層面的學習。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的人習慣給自己或他人貼這樣或者那樣的標簽,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天賦使然。成甲的親戚大哥認為自己和兒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們缺乏讀書學習的天賦,自己給自己貼上了他們不是學習的料的標簽。
而成甲則認為,我們相信什么,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深深影響我們的學習效能。
這個觀點理論支撐依據是維茨金寫的《學習之道》里面的兩種觀點:整體理論和漸進理論。整理理論事實上就是天賦理論,該理論把自己的綜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個固定的無法繼續演變的整體,所以決定學習效能的因素主要就是天賦了。漸進理論則不同,該理論傾向于認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通過循序漸進的努力,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新手也能成為大師。
第三,升華理念。根據前面兩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結,得出一些深層次的感悟,這屬于理念層面的升華。
成甲認為,我們相信什么,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深深影響我們的學習效能。
這個觀點和古典老師寫的《拆掉思維里的墻》里面所提到的心智模式、自證預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針對自證預言的運用,我專門寫了一篇讀書筆記《發揮正向自證預言的妙用》(原文地址鏈接www.lxweimin.com/p/be859c5fb3cd,歡迎感興趣的讀者點擊閱讀)
正如成甲所言,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時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效能。
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的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能看到什么世界。更加好玩的是,這個自建的“真實世界”,又反過來印證這個模式給我們看。根據以上的結論,《周易》里談到:仁者見仁而得仁,智者見智而得智。我們認為葡萄是酸的,葡萄果然是酸的;父母覺得孩子壞得都不像親生的,孩子果然壞得超乎想象;你覺得“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那么你就能遇到一系列的留著壞水的男人。這其實就是自我應驗預言的實現。
很多時候,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自我應驗預言會影響行動的成敗。
什么是自我應驗預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簡單地說,就是自我暗示,自己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經歷到的,然后給自己某種心理暗示,然后你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按著某種路徑走下去。
當我們渴望某一件好事情發生時,會傾向于找尋符合該期望的正面訊息,而那些正面訊息又誘發我們找尋更多的正面訊息,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樂觀和充滿自信,行為上也變得更積極,最后很難的事情也會成真。從持有某種期待,到表現出與期望一致的行為,從而使得期待如實發生,最終強化了起初的期待,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相反地,如果我們越擔心壞事情的發生,便會越留意不利的訊息,不利訊息越多,心情越加焦慮不安,行動消極、被動或過度保護自己,最后更容易地誘發了壞事情的發生。
再比如,若你自認不是讀書的材料,那即使有時間也不會用來溫習,因為你認為讀了也不會懂,結果考試一塌糊涂,然后你對自己說:“果然我不是一個讀書的材料!”
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我發現自己很多不夠自信的地方和自我應驗預言有關,尤其是別人強加給我的負面的預言有關。
從小在農村長大,家里窮得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自然沒有在唱歌跳舞方面的刻意訓練機會,在這方面表現差強人意,別人經常說我協調能力差、唱歌不懂調,對此我深信不疑,以至于在后來的成長路上我一直這么認為,在這兩個方面我就是不行,就是不如別人,我根本學不會這個歌哪個舞的,索性就不學了,內心一直就這樣自我暗示,這個自我暗示真的特別準,從小到大,每次組織做廣播操的時候,我總是站在別人后面,看著別人的動作,自己跟著比劃著做,做操的動作既不標準也不到位,因為自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就是不行,根本學不會,結果真的連一套及其簡單的廣播體操也沒學會。
前年單位組織廣播體操比賽,我所在的部門專門安排跳舞能手任老師教我們做廣播體操,任老師把動作分解,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教,確保每個人都能學會。
這次,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獨自做廣播操,不能給集體丟臉。排練的時候,我專門站在前排,跟著老師的動作刻意練習,很快,我就把上學時不曾學會的廣播體操學會了。
從小到大,我一首歌也不會唱。因為小時候要好的小伙伴有一次對我說,“你唱歌怎么沒有調,好像沒音樂細胞。”,從此我再也不開口唱歌。別人邀請去唱歌,我尷尬地說我一首也不會,只能當觀眾,別人都不相信。
其實,即便我真的在這些方面缺乏天賦,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自我暗示,我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去學習去鍛煉,我一定可以學會唱幾首歌曲的。
今年,我暗下決心,要突破自己不擅長做操的思維模式,刻意練習了幾個健身操。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有幾個動作我一直跟不上,我想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面提到的方法,分解步驟,慢慢來。我就反復去看這個動作的視頻,把動作分解,先練習手部動作,再練習腿部動作,最后把動作合在一起練習,很快我就會了。事實證明,不管學什么知識,細化步驟,刻意訓練,沒有學不會的理。
再比如,以前我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寫作的料,領導交給我的寫作任務,我都是從網上到處搜索資料,東拼西湊一篇文章完成任務交差了事,事后從不愿意再看自己寫過的文章。
今年5月份以來,我刻意練習寫作本領,堅持每天寫作,現在一天不寫一篇文章渾身難受,而且關注我閱讀我文章的人越來越多。
不是我們天生是不是那塊料,而是我們是否采取的正確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如果沒有接近1萬次的反復失敗經驗,愛迪生再聰明絕頂估計也發明不了電燈,我們還是應當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第四,明確下一步行動,付諸實踐。
因此,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要時時刻刻留意限制自身成長的心智模式墻,打破思維里的墻,讓自己的人生不再設限。
我要永遠記住:肯定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正信息;否定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負信息。
要盡最大可能避免給孩子在某方面不行的暗示,比如你這孩子在數學方面就是不行、你這孩子就是不愛運動你這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等等,大人們對孩子的這種強加的貼標簽式的自我預言,慢慢就會變成孩子的自我暗示,孩子就會形成在這方面我就是不行的心智模式,最終導致自我應驗預言實現,這必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
反之,我要不斷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自我應驗,比如你這孩子就是懂禮貌、你這孩子就是孝順、你這孩子就是熱愛運動、你這孩子就是體貼父母愛干家務等等,反復給孩子強化這樣的行為,就為孩子構建積極正向的心智模式,孩子就會越來越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時刻提醒自己充分發揮正向自我應驗預言的妙用,不給家人、同事或者朋友負面的心理暗示,給對方正向的強化鼓勵,相信每一個人只要通過努力都可以遇見最優秀的自己。
第五,寫完心得體會及時分享。這篇文章我不但在簡書發布,而且會分享到朋友圈和學習群,讓更多人一起來見證我的深度學習,用心思考的成果。如果別人留言和點贊,就會進一步激發我深度學習的興趣,激勵我更加砥礪前行。
第六,給成甲老師的公眾號投稿。通過投稿期待與老師進行心靈的碰撞,加深對這一理論的深度理解和運用。
這就是深度學習方法的具體運用,你掌握了嗎?
充分發揮自證預言的妙用,做好自己生命的巫師,最終遇見最好的自己。
你的命運如何,主要掌握在你自己這個巫師手里。
閱讀完我這篇干貨文章,你會怎么做呢?
歡迎與我互動,在文章下方的留言區給我留言或者點擊心形圖標?給我點贊。
更歡迎您點擊文章開頭右上角的“關注”二字,幫我加速實現簡書簽約作者的目標。
您的點贊或鼓勵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不要吝嗇給我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