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劉國梁是出了名的體壇智者。兩年前,中國公開賽前夕,劉國梁被一紙調令架空,去做了排名十九的乒協副主席。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后,軍心動搖,戰績下滑。一年后,又重新掛帥上陣,以乒協主席的身份回到了他最熟悉的領域。
? ? ? 成績下滑,內部混亂,包括外界的質疑都讓劉國梁焦慮,一種王朝崩塌的危機感悄然襲來。他也曾想過放手退居二線,過另外一種生活,但終究舍棄不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事業。奧運重于一切,一次失敗就可以讓前面所有的輝煌成績清零,這是一次不言而喻的巨大危機。他帶著危機感回來,也看清了眼下的危機,只是,這次真的能順利帶領中國乒乓球隊度過難關嗎?
? ? ? 上任伊始,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是穩定軍心。重建教練隊伍體系,以前受牽連被迫出走的優秀教練重新招致麾下;建立教練球員雙選規則,尊重運動員的意愿和選擇;二是立下軍令狀。建立積分體系,賞罰分明,完成奪冠任務有獎,沒有完成則影響教練收入,甚至包括劉國梁的全年薪酬,以示全隊共進退,上下一心;三是帶隊出征。東京奧運周期,日本隊的年輕力量沖擊力十足,張本智和、伊藤美誠擊敗過多位國乒好手。年終總決賽林高遠被張本擊垮的情景劉主席在現場目睹,球迷相信回去這個不懂球的胖子一定能想出重新打回去的招兒,后續的比賽也驗證了這一點。
? ? ? 兩年前的現在,劉國梁一定不會想到,三年后他依然要坐鎮東京奧運會的賽場,當最后以一個球落地,到底是什么感覺?空窗期內,盡管遭到了強力的沖擊,丟失了一些冠軍,不再強大的聲音也時有響起,然而,世乒賽、亞運會等幾項重大賽事基本沒有失手,總體上仍處于正常的軌道上。這期間,一些主力,像馬龍,張繼科,丁寧,劉詩雯等老將,或遭遇傷病,或處于退役邊緣,狀態有起有伏,輸給一些國外選手,國乒的防線不再固若金湯,這也讓人懷念起劉國梁時代無敵統治的輝煌歲月。從“二王一馬”到“龍蟒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國乒的絕對統治一直在有條不紊的延續。直到日本的幾位天才少年橫空出世,打敗多位中國好手,才讓我們重視——國乒的奧運常勝包攬記錄,自北京奧運開始,歷經倫敦奧運,里約奧運,能否在東京奧運延續下來?
? ? ? 對于這個問題,兩年前,很多人都覺得沒問題;一年前,都覺得很危險;現在,又覺得問題不大,因為熟悉的劉胖子又回來了,戰績也恢復了。我卻始終認為,東京奧運會不會那么順利,成績未必會如想象的那么令人滿意,五塊金牌,能拿到三塊就算是完成任務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在唱反調,唱衰國乒,而是在研究了中國乒乓球、乃至中國體育在歷年奧運會上的表現,以及對手,場地等種種因素后得出的結論。
一是中國隊在歷屆奧運會上的表現。
? ? ?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中國共參加了9屆奧運會,包括一屆在主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將中國隊歷屆獲得的金牌總數和乒乓球單項金牌數進行了統計,如下面的折線圖顯示。從奧運戰績來看,自1996年亞特蘭大第一次實現包攬以來,除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丟了男單金牌,五屆奧運會均是四金包攬??紤]到2008北京奧運會主場優勢以及目標是研究2020年東京奧運的客場作戰情況,因此北京奧運會暫不統計在內。
? ? ? 從1984年到1992年,乒乓球項目難以實現包攬,一方面是實力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對手強大的原因,老瓦帶領的瑞典隊一度和中國隊抗衡五代人之久,堪稱乒壇常青樹。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一規律,即自1996年開始,每次延續包攬的屆數一般不會超過兩屆。即使算上北京奧運會,到里約正好是三屆,考慮到單打比賽中馬龍和張繼科遇到的險境,也不難理解超過兩屆持續包攬冠軍的難度,只不過懸念又延續到了2020的東京奧運上。??
? ? ?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是任何事物包括競技體育在內難以違背的規律。規律之所以為規律,就在于其必然性和不可違背性。因此,可以判斷,東京奧運中國隊將很難實現包攬,加上客場作戰以及多線作戰和其他不可控因素,5枚金牌能順利奪取其中的3塊就算完成任務了。
? ? ? 另外,結合中國隊整體的奧運金牌發展態勢,自北京奧運以來,此后的幾屆金牌數逐漸減少,一方面和我國的體育政策有關,金牌論不再是唯一的旋律;另一方面,也正應和了盛極必衰這個歷史鐵律,凡事必然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25-30塊金牌是中國的正常水平,倫敦奧運也正是吃了北京奧運的紅利,輝煌得以延續,里約只不過是回復到了正常水平而已。由此來看,中國乒乓球雖然長盛不衰,但也很難每次都大包大攬,否則競技體育也就毫無魅力可言,而正是這缺失的幾塊金牌,讓全世界對乒乓的熱情得以延續,也造就了中國隊的歷次創新與突破。
二是日本隊擁有巨大的奧運主場優勢。
? ? ? 從現實的角度看,東京奧運五枚金牌的難度無疑更大。勢必有主力會三線同時作戰,而任何一條戰線的失利都會影響整體的發揮,再加上是在日本的主場,面對來勢洶洶、坐擁主場之利和年齡優勢的日本隊,順風順水的輕松奪冠顯然不太可能。三十年前的漢城奧運會即是如此。東亞幾個國家的優勢體育項目存在很大的重疊部分,乒乓球也是,漢城奧運會上,韓國奪得男單和女雙的金牌,與中國平分秋色,那一屆奧運,也是中國代表團整體滑鐵盧的一次戰役。
? ? ? 同樣的情況將發生在2020年的東京,坐擁主場之利的日本能甘心讓中國實現包攬嗎,顯然不可能。反過來看,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我們史無前例的同時升起三面國旗,國乒的統治力達到了空前的地步,除了我們的實力優勢,主場之利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飲食,住宿,時差,場地的適應性,主場觀眾的支持,都是利于主隊的因素。在水平伯仲之間分差一兩分的比賽中,很容易成為主導比賽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劉國梁想必也早已料到,歷經五屆奧運會洗禮的人,這些因素早就在腦海中考慮過千遍。只是現實畢竟不是推演,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隨時有可能主導比賽的進程和結果。
? ? ? 目前來看,日本隊的計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這一點劉國梁也承認,日本隊無論男女隊均已成為國乒最大的對手,整體實力已然成形;以張本智和,伊藤美誠為代表的新生代選手無論是技術上,心理上都不像以前那么懼怕中國隊,甚至賽前屢屢喊出奪冠豪言,比賽的心理素質,調節能力,掌控能力不斷提高,已經超過同年齡段的中國隊員,這在下一個巴黎奧運會周期會體現的更加明顯,中日對抗會一直持續下去。
三是其他國家有威脅選手的不斷崛起。
? ? ? 我們不應該忘了,奧運會是全世界的比賽,所有國家都可以參與獎牌的角逐。近年來,隨著無縫大球,無機膠水等一系列改革,中國隊的優勢不再明顯,其他國家的選手也看到了機會。除了日本,傳統強隊韓國一直扮演著殺手的角色,從1988漢城奧運會的劉南奎,到2004雅典奧運會的柳承敏,再到2016里約奧運會差點擊敗馬龍的鄭榮植,無一不是具有大賽氣質的狠角色,在單敗淘汰制的奧運會上,造成的壓力和殺傷力顯然超過了日本隊,安宰賢,張宇鎮,鄭榮植等一批好手勢必會向金牌發起沖擊;中華臺北的小將林昀儒,年紀雖小,技術先進,參賽經驗也比較豐富,曾經戰勝過王楚欽,孫聞等年輕好手,和張本智和一樣,是未來乒壇的希望之星,不可小覷,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正是其大放異彩的時候;歐洲的傳統強隊,德國的波爾,奧恰洛夫,是中國隊的老對手,彼此知根知底,仍有的一拼;瑞典的黑馬法爾克,以正膠打到了世乒賽決賽,還給馬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瑞典隊自老瓦以來的乒乓球底蘊仍在,繼承到下一代選手手里;英國的皮切夫特,巴西的雨果,都曾給馬龍,樊振東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歐洲群雄,實力不可小覷。
? ? ? 記錄當然是記錄,也只是一個記錄。退一步講,其實我們外界并不是在苛求劉國梁一定要延續以前的成績,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國人在經歷了隊金牌的狂熱之后已經逐漸冷靜下來,認識到大眾體育的重要性,金牌是好,但不是體育唯一的方向。但對于劉國梁而言,他又給自己來個一次背水一戰,非勝不可——如果失敗,前面的幾屆奧運戰績都將作古,輿論將聲討各種責任和過失;即使成功,在外界看來,也不過是很正常的延續而已,畢竟是國球,成績當然要保證??墒潜澈蟮母冻?,壓力,犧牲,努力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壓力都是抗在自己身上,旁人永遠無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畢竟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也許運動員出身的他,正是喜歡這種挑戰和刺激吧,越是強大的對手,越是困難的任務,最后成功了也就越開心,或者說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開心的,因為看到了自己和隊伍的成長與進步,運動員的斗志激發了競爭的欲望,也讓我們普通人欣賞了高水平的對決,讓我們更加心生敬佩。
? ? ? 用劉國梁的話說,我們要感謝對手,正是強大的對手,造就了強大的自己。換句話說,即使東京沒有完成任務,遭到了一些挫折,也并不可怕,那也正是重整旗鼓,打造下一個時代的前哨。愈挫愈勇,永不言敗,是當前日本隊的寫照,也是曾處于低谷期的中國隊的名言。此一時彼一時,只要有這種隨時放下來,豁出去的精神,即使一時的困難依然難不倒我們。
? ? ? 如果我們的眼光太局限,僅僅盯著眼前的成績不放,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日本在巴黎奧運周期的威脅將更大,我們再保守不前的話,勢必會遭到更大的潰敗。終究要來,晚來不如早來,早做準備,及時謀劃,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眼下丟失一兵一卒也無妨。
? ? ? 危機感要時時有,雖然危機并不一定能避免。最大的危機其實不是對手,而是自己。兩年前的管理混亂,自亂陣腳甚至自毀長城的做法,如果不能再杜絕出現,將是最大的隱患。劉國梁的主席身份,正是上級對其的肯定以及專業人做專業事的認可。從管理上來講,才是正常穩步發展的前提。所謂的一些扁平化管理等,只有和具體的工作實際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帶隊伍關鍵還是管人,人心齊了什么都好辦,否則經念歪了外來的和尚也沒有用。
? ? ? 劉國梁是一位偉大的運動員,一個具有大智慧的教練和管理者,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雖然我們做不到。他的與生俱來的的比賽氣質和智者風范不僅讓對手欽佩,也讓觀眾折服。壓力讓人崩潰,也使人堅強,他顯然屬于后者。精彩還在繼續,我們都是忠實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