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單車出游,過海,上山,進寺
一腔熱血,一片寧靜
一波浪潮,一陣風聲
高山流水,低海濤聲
千年古剎,古老的城墻,歲月的痕跡,在這個南方的海邊一角,已不知歷盡了多少個熱帶風暴,迎接過多少的過客,城墻今猶在,舊人現何處呢?
晉代古剎-瑞云寺
曾經破舊的城墻,如今刷上了新衣,涂上了新字。古老的寺廟,時代的變遷,寺內有故事的角落痕跡也已逐年減少。
在去瑞云寺的路上,吹著海風,聽著濤聲,踩著輪子,烏云下的一片藍,不太平坦的石頭上,在海邊顛婆穿行,也許美好就是如此的簡單,體驗著不一樣的路形,沿途的風景,以及感受著一天細微的天氣變化,一切的自然的東西都顯得如此的純粹而美好。
海邊的垂釣者,獨自靜靜地守候在一望無邊的海洋,在這個粗礦的巖石邊,是屬于孤獨者的游戲。
垂釣,一支魚竿就足以讓人呆上一天,聽起來是多么無聊的游戲,但這個游戲卻讓無數人為之沉迷,這就是垂釣的魅力,這就是垂釣等待后所帶來收貨的樂趣。
垂釣者的工具
一個心事重重的大叔,若有所思的坐在海邊的大巖石上
這塊的海邊叫漁井
此時已離開大海,在崎嶇的山路前行
踩著單車,翻過幾座山,穿過幾片竹林,駛過幾條小溪,就到了晉代古剎。
瑞云寺的前門,墻上是精心雕琢的圖案
水定能照物,讓我聯想到的是心平能氣和,在這四個大字下面是一個魚池,魚池中的鯉魚,你能扔多少的餅干,它們就能吃多少,看起來不像是魚,更像一群餓狼。
大雄寶殿的大門外的小廣場外的一個燒紙錢的寶塔,而這個塔的踏角已讓歲月穿了口,身上被紙錢的煙霧不知染了幾層的黑,鈴鐺也已掉了漆生了銹,藍天還是那個藍天,寶塔還是那個寶塔,只是看起來老了一些。
在晉代古剎四個大字的前面是一個荷花池,枝葉正茂盛,身為遠方來的客人,也忍不住申手與其合影一張。
在寺廟里和老和尚聊了一會天,他說這個寺廟已經有一千零八十年了,自己當了三十幾年的和尚,也做過這個寺廟十六年的主持,如今已不當了,寺廟的一切都在由舊改新,這也意味著一些真實的古跡也漸漸留走,這就是歲月。看著這位年老的尊者,再抬頭看看這古寺,幾十年在一千多年里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