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社交資產?
舉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例子:像得到就是邏輯思維羅胖他本身就有強大的粉絲量,他把他的粉絲共享出來大家共同使用就造就了里面的大咖都有流量和收入,也有平臺展示空間,同時粉絲也用優惠的價格聽到大咖的課,互惠互利,形成一個強大的圈子。
羅胖把自己的資源共享以及成就了其他大咖并同時把自己的圈子擴得更大以及帶來更多的粉絲量,這就是分享信息,成就彼此的社交資產。它是一種無形資產又能帶來變現的資產。
那既然我們知道社交資產的可貴性,那我們如何打造我們的社交圈呢?其實我們都知道要找牛人,只有與更優秀的人自己才能成長,可是到底怎么找呢?同時又是如何打交道呢?
我有一個同事,是我們公司的投資總監,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在資本圈里混得很好了。她的圈子里面都是些企業的老板以及高管,都是行業內頂優秀的人。那時候我特別佩服她,除了因為她混在這圈子里,更重要的是這個圈子里的人對她是信任與支持,更同時也是敬佩她的。在她今年辭職的時候,這些企業的老板都紛紛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或者投資她創業,但是她拒絕了,因為她想內修,對于她來說,她的未來是你無法想象的,可以走得比你能想象的還要遠?所以我問她,是如何去打造這個圈子的。她是這么說的:第一花錢報名上課,而且這種課程一般價格都不低,例如她舞蹈的課程、繪畫課程、攝影以及總裁班,第二花心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見識和能力。通過課程的學習提高了她的興趣愛好,我記得有一次她去跟客戶談合作,然后因為一幅畫,讓大家產生了話題以及興趣,所以后面大家越談越開心,因畫成交了業績因畫成為了朋友;還有就是牛人何來呢?自己創造機會:參加MBA總裁班以及她在一個中山大學舉辦的嶺南創業俱樂部做志愿者也就是班主任,跟企業老板做同學以及做企業老板的班主任組織各種商務活動等,那么你接觸的是不是都是牛人了?那么認識又如何打交道呢?怎樣才能共頻?除前面提到的興趣愛好產生話題,還有就是花心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見識和能力,為了融入和在這個圈子保持影響力,你就逼著自己學習,自學越來越多,通過看書、看視頻、上課來增長見識,通過不斷地主持、演講來增加自己的能力,這樣慢慢的達到同頻。那么她又是如何管理的呢?每個月至少舉辦一次聚會活動,不斷推出新的玩法和項目,讓圈子里的人一直保持緊密聯系。
還有一個朋友,她跟我說,在最早的時候,她在微博上有個朋友,這個人聯系得比較少。有一段時間她自己非常注意健身,然后常常在微博上發健身的心得和照片。正好那段時間她那個朋友也在健身減肥,看到她的微博和照片,就找她咨詢,然后她跟那個朋友講了很多關于健身方面東西,那個朋友覺得很有效果。那個朋友就說到她有個車友群,一幫廣州的開豪車的朋友,就拉她進去了。里面都是珠江新城富二代而且都是有自己的事業成功人士。然后大家因為她的服裝設計、興趣愛好:美食、健身、品酒、旅行產生話題拉近彼此關系。同時她真正打造社交圈的方法就是,學習不同的新鮮課程:插畫,陶藝,跳Bachata,練拳擊。然后在這些領域里,都能認識不同的人,也經常相互帶朋友出來聚會,就變成了圈子越來越大。她本身就是做高端服裝定制創業的,她的圈子給她帶來很多效益,同時例如她有朋友專門做紅酒,她也給她朋友帶來資源,分享信息,成就了彼此。
總結一下:打造社交圈之前,像貓叔昨天說的,第一步見識,你必須得讓自己有更廣闊的見識,看書以及培養各種興趣愛好,還有就是個人能力。你喜歡跟牛人打交道,難道他們不喜歡跟牛人打交道么,所以你首先讓自己變得優秀跟他們達到同頻,才能產生共振,而讓共振一直保持連續不斷就是:繼續學習,接觸新事物,以及交往過程信任以及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