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電話,說要離婚!我心里一驚:這是怎么了?兜兜轉轉三十多年,她堅持晚婚,不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嗎?這才結婚一年多,寶寶都有了,這怎么就要離婚呢?
這些年,離婚的事兒已經司空見慣,經常聽聞身邊的某某離異;包括我自己的同學 朋友 半路離婚的也有好幾對了!
并不是說離婚不好,而是覺得,大多數選擇離婚的女性并非對婚姻盡了最大的努力,只是因為現實與想象的婚姻不符就草率放棄了!
我在電話里試圖了解她要離婚的真相,不知是避重就輕還是她不自知,總之,我沒有聽到她們之間有任何實質性的矛盾,更多的,是她的抱怨和不滿!
對另一半的抱怨和不滿這種說辭并不新鮮,我聽過很多身邊朋友的傾訴,包括我自己的某個階段,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進入婚姻,是希望有人呵護,有人認可,有人愛!
理想的婚姻中,我們是該時時處處被包容 被理解和嬌寵的那個人啊!怎么我的婚姻,居然充滿了被挑剔和否定呢!一定是我的選擇錯了!
于是乎,在類似的矛盾中,我們想要離婚的念頭一次更比一次堅定,既然婚姻變成了傷心痛苦的循環,還要了干嘛!
這看起來的確有點暗無天日,讓人看不到希望,愛情不像想象中美好,難道真的是選擇錯了嗎?
至少我不這樣認為!
我們經常看到一句話:傷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也就是說,要想改善一段不理想的親密關系,根本上是要改變我們對伴侶的看法,換個角度理解他!!
我們看到的圓滿婚姻,都不是渾然天成,而是經營的結果!而“經營”暗含了很多技巧和態度!
我這樣說,一定有人非常不齒,包括我自己!
曾經認為,愛情的純粹容不下任何的刻意為之,如果有“刻意”的成分,一定不是愛情!這是我初入婚姻的那幾年刻骨銘心的想法。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心路歷程,我痛苦了好幾年!因為我發現,“將心比心”居然是個謊言!
當我認為自己足夠體恤,對方卻一再挑剔!
當我認為自己足夠孝順,對方卻閉口不談!
當我認為自己大方賢惠,對方卻說我根本不是女人!
當我自認為是親子關系達人,對方卻說我壓根就不會教育孩子……
當我……
類似的時候簡直數不勝數,多到每天睜開眼先想想自己今天會在哪里碰壁!
這樣真是讓人崩潰,一生遇一人,竟然是敵人!!
這樣的每個瞬間如果繼續下去,都終將做出那個本能的決定:離婚!而且事實也確實如此:據說,每段婚姻都有至少50次想要離婚的決定和100次想要掐死對方的想法……
之所以在這個矛盾點沒有離掉的人,都在情緒過后回復理智的時候,重新審視了自己,并努力跳出了本能!
因為,靠本能活著,你最終能收獲的也只有湊合……
1.出離本能
跳出本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你停止了對婚姻的不實想象!
我們總期望另一半會無條件愛自己,但似乎所有人都失望于此。
不是選擇錯誤,而是我們需要堅定的成長,而不是陷在某種期待里。
一般情況下,你選擇誰,與你自己是誰有絕對的關系!也就是說,選擇自有選擇的道理。只不過,有時候你想逃,因為那是你不想面對的自己!!
婚姻的進階,本質上是成長,能夠承載多少,意味著要做多少改變!
2. 無條件信任
其實,我們很難堅定的相信誰,除了父母!在選擇伴侶的那一刻,我們是確定和堅定的,但遇到問題時,我們又會本能的選擇排斥或逃避。
我們在矛盾沖突時看到的不是對方的缺點,而是我們不能面對的自己,也是缺乏安全感和價值感的時候,當然,也是我們意識不到的自己的局限!
如果我們對后面所說的這些還不曾覺察,那在矛盾發生的時候選擇無條件信任他,是不錯的選擇!
始終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他這么做并無惡意,再坦誠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注意觀察,你會發現,成熟的人不會過于關注他人的情緒,他更關注于解決問題!
3.試著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健康的關系一定有界限,婚姻中除了要注意夫妻之間的界限,避免過于依賴和我行我素;與原生家庭的“界限”不清,更是婚姻中看不見的殺手!
朋友在電話里說,他老公不孝順,跟娘家人關系不好,這個人不行!
這個理由看上去罪過很大,因為一般情況下這反應了一個人的人品。
但我見過他老公,感覺上他不是那種不孝之輩。于是,幾經細問,幾番曲折,我發現原來問題出在朋友的態度上!
當她在傾訴的過程中風輕云淡的說:我就覺得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任何時候,父母都不會離開我……
這句話看起來沒毛病,但體現了自己心目中夫妻關系的序位。也就是說,在她的婚姻里,她將父母關系看的優于夫妻關系!
根本上,盡管結婚了,她其實還是娘家人。
所以,這樣的婚姻關系實質是:丈夫在與她們整個原生家庭抗衡,一切矛盾都是源于爭奪或反抗!
而父母就這樣不明所以的站到了女婿的敵對位置,成了她的幫兇!
所以,她反映男方的不孝順,本質卻是她對待婚姻的態度存在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矛盾,與原生家庭的界限不清有直接的關系,例如:依賴父母處理婚姻中遇到的問題;矛盾的第一時間跑回娘家;對待雙方父母的態度或處事原則不一致……
結婚,意味著創造一個新家庭,所以建立新的秩序和核心是兩個人要意識到的事情。如果結了婚還一味地貪戀和依賴原生家庭的方式和節奏,勢必影響新家庭的向心力,很多矛盾也就不引而發!
4.讓真相浮出水面
因為雙方表達方式的不同,還有男女思維的本質區別,很多矛盾來自于提前結論導致的南轅北轍,冤假錯案!
我父親是教師,我們家的教育是比較正統的,長幼尊卑很嚴格。在我們家,不允許質疑父母,尤其對我父親,我從來不敢挑戰他的權威。
沒成想,結婚以后,每次我跟老公鬧矛盾,他氣急了的時候都會隨口說出一句話:來,把恁娘和恁爺叫來問問,你這樣做對不?
你一聽這話,一定覺得他這屬于大不敬?居然拿爹娘說事!這樣“忤逆”的人,絕對是人品有問題啊!
很多年,我也是這樣想的。其實我很納悶:他各方面做的都不錯,責任感很強,對我父母也是周到有加,基本輪不到我操心就把事情操持好了的那種,其實很少有女婿能做到他這種細致的份上……
好多年,他哪里都好,唯一讓我覺得不踏實的,就是每次矛盾激烈的時候,他總說的那句話!
在我看來,父母不容小輩侵犯,背地里的言語不敬也不行!
所以每次這個時候我就暴走了,簡直不能容忍!
后來我慢慢探索,各方論證,終于了解了他的真實心理:居然恰恰也是源于尊重父母!!
因為,在他心里,父母的話是很權威的,在他的原生家庭里,公公的話對他影響很大。類比這種心態,他從心底希望父母的話能影響我,并寄希望于我父母的觀點能使我改掉一些自身的錯誤……
同樣是對于“孝”的理解,我們表現出來的卻大相徑庭!所以很多時候,大多數人的婚姻就卡在這些沒有耐心去探索的不同點上!
心存善意,加點耐心,心懷探究精神,讓真相浮出水面,婚姻關系必將走向新高度!
5.婚姻是成長的歷練場
很多女人覺得,結婚意味著一勞永逸,其實,我們的成長從結婚才剛剛開始!
從前,是父母和環境教我們怎么做人做事,如今在婚姻里,我們通過自己選擇的另一伴來照見自己的缺失和需要成長的地方。
所以,我始終相信,任何矛盾都昭示了我們成長的方向,也必將指引我們走向圓滿。
放棄,不是意味著成熟就是意味著軟弱……
最后,我想說,所有痛苦都是指向獨立的。你會發現,生而為人,這是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