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張詩穎
問題描述:我在第一次做自我覺察表時候,以為自己受到了刺激A。但是梳理到解決方案時候,發(fā)現大部分方案其實和刺激B有關。我想請問老師,我可以做2次自我覺察表,一次解決2個刺激嗎?
【回答】
1.?先說,http://www.lxweimin.com/p/916ae0cfe797,你這篇的自我覺察能力還真是不低。你的理解力提升進度真是一日千里!靠譜。
2.?可以同時在一個表里面寫若干刺激,沒有關系的。但是如果要刻意訓練,就一次解決一個問題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支燕
問題描述:今天我發(fā)現自己的情緒是?,對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的擔憂和恐懼,請問這兩種情緒究竟是屬于昨天講的五大類風險,還是屬于今天講的執(zhí)念和妄念呢?
【回答】情緒的問題我們明天講,今天處理的主要是念頭,是信念問題。信念真的很難發(fā)現,情緒要簡單多了,所謂的擔憂和恐懼,就是小我期待在得到充分保護的情況下再往前走,你考慮風險和應對措施就可以了。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餅干
問題描述:我之前在朋友圈或微博發(fā)一些關于看書心得,早起或者自己報名參加寫作課程的時候,就會有人留言:你學這個干嘛呢?有什么用啊。之后和朋友見面了以后他們有時候也會問我,你平時好像不是這樣的人啊,怎么突然想起看書了。然后久而久之我就不大敢在朋友圈發(fā)這個了。其實我內心是很想努力,想變好的,但我現在的煩惱是我還要繼續(xù)在朋友圈發(fā)這些嗎?還是我自己開個微博小號暢所欲言好了。我有點受不了別人的評價
【回答】http://blog.hiddenwangcc.com/archives/1757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sun
問題描述:我一直蠻自卑,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很多事都做不好!但同時又感覺自己肯定比別人聰明,又自卑又自負!這是什么情況?
【回答】
1. 思維模式調整成精進模式,不要用完美主義模式。
2. 找一個領域持續(xù)發(fā)力,不要浮在表面。
3. 閱讀《自尊的六大支柱》
@Jennifer詩穎【回復互動】第1次老師提問,“針對言語這塊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當時我沒有回復的原因是,我還沒有來得及聽第1天訓練的語音,所以當場懵逼。我對今天開場的冷場也負有責任。
【反饋】注意,下面高能,將助你打通一些關鍵知識點。
你提到了“責任”二字,非常好。責任的背后是兩個詞:身份、行為選擇。你期待負有責任,說明你的身份有所提升。這個很棒!注意關鍵詞:身份,這個在問題的課里面特意強調過。
【提問】我是桉寧
問題描述:我大哥特別正能量的人,卻因看不慣社會一些丑惡現象,就像個怨婦,整天在親友面前說些憤怒的話,覺得那些人都該死!還愛發(fā)脾氣和激動。時間長了我就想躲開他。甚至不喜歡他了。
【回答】這里沒有問題。請重新描述@流淌的歌
【提問】我是高爽
問題描述:今天去學習回來晚了,現在聽到充分的風險防范這一部分,這算不算一個妄念?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很好,可其實不可能的,做事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源源不斷的新問題,特別是在做有挑戰(zhàn)性的事時候,感覺新的問題永遠在出現,好像會越來越累,怎么面對這個現實
【回答】呵呵,“不可能”,請關注你的詞匯背后的小我意圖。財富管理中有一句話:每個層次的人有自己眼中的真實,我認為你確實說了一句“真實”的話,但是放在所有層次中,這并不真實。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追夢
問題描述:之前聽老師講,影響情緒三個因素,身體感受,信念 和情緒?不太理解,影響情緒的要素是情緒?
【回答】嗯,沒有聽懂也很正常~情緒就是情緒的來源,比如說你因為害怕而憤怒。
【提問】我是Mercy
問題描述:老師好,我在進入分身術訓練營之前,因為情緒管理和小我強大在工作上和上級以及同級的交流過程中出現很大問題,當時老板提醒我,我卻是推卸責任,簡化思考,不思反省。覺得都是別人在抵觸我,嫉妒我的業(yè)績成績。是老板不理解,我最后以離職做反抗。后來冷靜下來之后,覺得自己溝通能力有待提高,自我覺察能力太差。現在學習之后,老是想著挽回原來的錯誤,如果現在還是在那個場景當中我就可以有挽回的余地,多好。。。請問老師我這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
【回答】
1.http://blog.hiddenwangcc.com/archives/2566
2.?過往已經發(fā)生,你對過往的評價提高的唯一方式就是把未來過好。這句話的原因解釋見上面地址。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麻吉
問題描述: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導致整個實驗失敗。整個人特別失落,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很無助。因為實驗失敗是因為自己的分心或者準備不足導致的,這種情況下怎么說服自己已經做到了當下最好的自己呢?
【回答】
1. 失誤——只能說明你失誤了,沒有能力這個推論沒有邏輯支撐,是錯誤推論,也是錯誤認知。
2. 不用說服自己,你已經做到了當下的最好,你之所以還不滿足,是因為資源和條件不足,比如說你訓練的不夠,隨著訓練的增多,這個問題就可以被解決。
3. 從來不犯錯的人,只能說明他從來不干活。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番茄
問題描述:永澄老師,如果解決方案超過3個,應該怎么做取舍比較合適,怎么判斷方案的有效性?還有對于新手來說怎么設定取舍的標準?
【回答】
學習的若干方式:
1.?試錯
2.?體驗
3.?觀察
4.?學習
很多人不想試錯,可這恰好是最笨的地方,因為試錯是人類用幾百萬年獲得的能力。多試試錯,才知道怎么學習,如果連錯誤都不能犯,那它還能干什么?(請@敏嘉(淺淺)收錄本條答疑,放入PKS模型中使用)
【提問】我是白面怪客。
問題描述:
①您之前遇到過“舊的執(zhí)念/妄念頻繁復發(fā)”的案例嗎?這樣的現象是刻意訓練就能解決的嗎?
②“不知不覺”的人是不是就會一直無法成長,只能消極等待他人的幫助或自己受挫后的覺醒?
【回答】
1. 必然遇到,當我沒有學習之前,我一直是這種狀態(tài)。任何能力的掌握,都是知識+知識的應用,也就是學習+刻意訓練。只是靠刻意訓練是不夠的,也是愚蠢的。沒有掌握基本知識就訓練,真的是一種愚蠢。
2. 不一定,也有人會走狗屎運。這個世界的背景模型并不是線性分布,也不是按照知覺來進行資源分布的。所以你這個問題中,把知覺當成成長的核心要素,我并不認同。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Mercy
問題描述:如果每天有填寫多個自我覺察表,就是有多個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是否需要當天完成檢驗,還是需要有一個期限。如果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是否說明前一次的自我覺察不夠到位?怎么自我發(fā)現是哪個地方沒有做好所以再次出現呢?
【回答】
1.?每天填一個就行了,生活那么多事情,不要期待一下子吃成胖子,我現在的積極主動能力用了11年才練出來。
2.?給一個期限吧。
3.?自我覺察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你可能還沒有掌握這個能力。
4.?至少三種方案:自己分析、看書學習、在社群討論、找導師解決、找咨詢師處理、找教練持續(xù)成長、自己寫成文章大家交流。當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否調用了積極主動?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楊鹿鳴
問題描述:我是一個心理相對比較強大的人,今天聽了您講課突然發(fā)現自己一樣有很多執(zhí)念和妄念,可怕的是,聽課時觸到痛點,聽完課之后突然大腦一片空白了,這是一種什么狀況?
【回答】
1. 執(zhí)念和妄念多的人不一定不強大,強大的人不一定就沒有執(zhí)念和妄念,這不是必然的聯系。很多強大的人就是靠一念執(zhí)著而堅持下來的。
2. “可怕”一詞背后有其目的,你去覺察一下吧。是什么狀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小我到底要跟你說什么?
【提問】我是桉寧
問題描述:我大哥很有才,特別正能量的人,卻因看不慣社會一些丑惡現象,就像個怨婦,整天在親友面前說些憤怒的話,覺得那些人都該死!還愛發(fā)脾氣和激動。時間長了我就想躲開他。甚至不喜歡他了。他似乎覺察出我的疏遠,我如何重新找回曾經崇拜的大哥形象?
【回答】換個大哥吧?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兔子
問題描述:你說的:你已經做到了當下最好的自己(我想問的是那做到當下最好還怎么提高?不會造成自我安慰、不思進取嗎?)
【回答】
1.?因為當下瞬間就過去了
2.?因為你并不會永遠活在那個當下
3.?自我安慰一下難道有錯么?
4.?不思進取的原因根本就不是“這個信念”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限制了能量。沒有人不思進取,只是能量被限制了、方法沒有找到而已。
【提問】我是桉寧
問題描述:我大哥很有才,特別正能量的人,卻因看不慣社會一些丑惡現象,就像個怨婦,整天在親友面前說些憤怒的話,覺得那些人都該死!還愛發(fā)脾氣和激動。時間長了我就想躲開他。甚至不喜歡他了。他似乎覺察出我的疏遠,我如何重新找回曾經崇拜的大哥形象?我如何改變自己?事實上,我總想改變他!
【回答】
1. 事實上,改變他人的方法就只有一種:你把自己的改變展現出來,而不是說教。
2. 更加事實上,為什么要改變別人?有一個信念請記住,它來自排毒潤乳霜的“毒”:difference,你是世界上與眾不同的那個,同樣,別人也是與眾不同的那個,你沒有必要讓自己和他人一樣,更沒有必要讓他人和自己一樣。別去改變他人,那樣,世界太單調了。從你的身份中出來吧,用事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多樣性吧。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兔子
問題描述:我每次有情緒的時候,我可以看到那個情緒,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控制不住情緒!我能看到情緒的這個行為是當知當覺嗎?我沒做到更好是因為我沒有跳出事情本身,而陷入情緒嗎?如何有效的的跳出情緒!?(當然,感覺我現在跳出情緒的時間縮短了)
【回答】
有意識無能力階段的典型狀態(tài),說明你處于上升期,是階段問題,該階段中必然發(fā)生的問題。而問題恰好是你提升的基石!
我忽然發(fā)現:你明明這個邏輯道理,但是卻出來賣萌,是不是在表達自己最近成長地很快啊
【提問及解答】
【提問】我是未語形神
問題描述:我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經常別人一句話會影響我很長時間內心糾結,白白耗費時間。但是從這種情緒中跳出很難。請問老師怎么辦?
【回答】
慢慢把“白白耗費時間”的時長縮短,建議聯系@英倫小兔子 所要她的折線圖。
【提問】我是旖旎
問題描述:我是個悲觀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激動眼淚就下來了,然后就不能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了,也時常搞得對方很惱火,我特別討厭這樣的我,老師能幫幫我怎么改變一下嗎?
【回答】
1.?先感謝一下自己,你正在讓自己直面現實,自己并不愿意面對的現實
2.?你是一個普通人,并是一個悲觀的人。注意,一定要覺察自己的語言,上來就判定“身份”,是小我用來自我保護的一種慣用手段。邏輯層面:是否悲觀和情緒控制、激動流淚、有效表達觀點、討厭自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
3.?這段描述中典型的過分概括化,一激動就流淚很有可能是淚腺的問題……所以,關鍵是你要具體說出:什么事情、你采用什么方式處理、得到什么你認為不好的結果,然后我們就事論事來解決。一旦概括了的話,問題就只能停留在問題本身了,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4、我能幫你改變,前提是:給出你的具體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