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史記到:季子至,曰:“茍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復(fù)命,哭僚墓,復(fù)位而待。
上面的意思是:季札回到吳國,說:"只要對先君的祭祀不廢止,人民不至于沒有國君,社稷之神得到奉祀,那就是我的國君。我敢怨責(zé)誰呢?
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來對待天命安排。禍亂不是自己制造,就應(yīng)聽從新立之君,這是先人的原則啊。"于是季札到王僚的墓上,回報了自己完成外交任務(wù)的經(jīng)過,痛哭王僚一番,之后回到朝廷中自己的位置等待新君之命。
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有點論語說的: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的意思吧!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說了。已近完結(jié)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匡正挽回。過去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與責(zé)任了。不愧為孔子之師并能與之齊名的圣人啊!王僚既然死了,已經(jīng)是既定事實了,就沒必要再追究了,也不要抱怨,因為繼續(xù)下去對誰都沒好處,說不定吳國會變成四分五裂,只要對先君的祭祀不廢止,人民不至于沒有國君,社稷之神得到奉祀,那就是我的國君,這才是正理。季禮讓我想起一個故事,說宋朝有個人,某天背著個缸過鬧市,不小心缸掉了,“砰”的一聲,引來路人的圍觀,議論紛紛,出人意料的是這人竟然頭也不回自顧個往前走了,終于有好事者問其缸掉了何不看下,答曰:已破,看有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