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心理學課本知識學習的是如何和咨詢者建立關系,由此聯想到之前我在簡書上寫的一篇文章《如何管理朋友圈上千好友?》,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個社會正從“熟人社會”逐漸步入“陌生人社會”!那么我們怎么適應這個變化呢?且聽今日發問
4,從建立關系想到的問題:怎樣適應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轉變呢?
? ? ? ? ? 我的朋友圈近1200人,看趨勢還會增長,而其中我認識的大概近1000人,正真熟悉的可能不會超過100人,還有近200多人素未謀面。現實情況是好朋友如果不是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的,能保持一個月見一次面,吃飯聊天已屬不易,年紀漸長,時間越苛刻,工作和陪娃占去大量線下時間,那么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人呢?會有多少是見過面的?多少人還在保持高頻率深交的呢?
? ? ? ? ? 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在到現在的信息社會,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活動范圍從非常有限,擴展到交通工具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再到全球實時同步,這種生活模式對大腦演化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的潛意識里到現在還保留著快速判斷人真誠度和事情緊急度的能力,舉個栗子,朋友向你求助辦事兒,你會選擇態度誠懇的老實人而非那些浪蕩子,判斷標準就是熟人社會的道德標準!但是不可否認,我們正從“熟人社會”逐漸步入“陌生人社會”,原來的潛意識道德判斷法的土壤發生了變化。
? ? ? 那么我們怎么去應對這樣的轉變呢?心理學書上說:在咨詢師和求助者建立關系要遵守以下原則,分別是,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積極關注!從字面看就能理解這些原則的意思了,但是感覺用在人際交往中不夠實操啊……隔靴搔癢啊……那有沒有啥人際關系中能直接拿來用的策略呢?現在每天線上社交頻繁,線下也接觸大量陌生人,特別在商業活動中更是每日不斷刷新新面孔......經常見一次面收一次名片后,就只在社交軟件上溝通了,因此如何和陌生人建立人際關系就很重要啦!
? ? ? ? 介紹一個人際關系中的TFT策略,前因后果不介紹啦,來源于一個博弈的策略游戲,歸納起來就是在和陌生人的人際交往中,秉承以下原則:
? ? ? ? 1,沒事兒不惹事,遇事兒不怕事兒;
? ? ? ? 2,不念過去,不懼未來;
? ? ? ? 3,簡單真誠多溝通
? ? ? ? 再用大白話翻譯一下,策略就是:看碟下菜!先表示善意然后看別人怎么對待你,對你好你也反饋善意,對你不好,你也直接翻臉,快意恩仇!但是對于不好的人和事,不抱怨,不記恨,不念念不忘過去的壞事,一切向前看一路向前走,未來又是嶄新的一天!多溝通,待人接物原則一致,不朝令夕改,不反復無常!
? ? 人世間風景多樣,找到適用的待人處事原則很重要,與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做反復小人,不做無原則好人,不做善良糊涂蛋.......,保持內心的一點天真,裝在世故的外衣里,悉心呵護,到老也能有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