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是一個文科生,自小就喜歡文字。對文字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喜歡。
? ? ? 上到高三的時候要分文理科,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上文科。人們都說文科生是感性而多愁的,理科生是理智而充滿邏輯的。這不無道理,但也并非完全是。
? ? 受到語文老師的熏陶,我開始喜歡上了文學。從當代文學到國外文學作品都有涉獵,閱讀的興趣也一天天高漲。繁雜的高三復習,留給我們的課余時間不多,但這并不消退我閱讀的熱情。我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房間的燈光調得溫暖一些,點上一盤檀香,青燈黃卷,素茶一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樸素的閱讀氛圍。讓自己伴隨著裊裊青煙徜徉在書的海洋里。閱讀,悅讀矣!
? ? ? 如今畢業參加工作已兩年,回想起學生時代已經物是人非。想必同學們都發展都挺好的了,老師們依然堅守著那一方講臺……唯一不變的是我仍舊在閱讀。也培養了自己獨有的文學嗅覺。國內的作家我比較欣賞余華,讀了他的作品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讓人對生命產生一種厚重的敬畏感。初次讀余華的《活著》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從圖書館借書回來的那一刻便手不釋卷,一口氣痛痛快快讀完。那種直通心底的快感不是一般事物可以比擬的。我驚呼居然還有人對生命折騰到如此地步,幾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又重新燃起希望,然后命運再來一次狠狠的打擊。可悲又可恨的福貴,在自己的一生當中都在“目送”親人的離去,而又無可奈何。那種悲愴那種絕望,那種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直叫人后背發麻心生悲涼啊!
? ? ? 余華的小說,余秋雨的散文,莎士比亞的歌劇……一部又一部震撼心靈的作品進入到我的生活里。和我的心靈發生碰撞,激發出許許多多腦洞大開的想法。閱讀,隨性最好,興起而讀,興盡而去。在多少個夕陽斜下,我坐在落地窗的辦公室里面,即使是手捧一本《特別關注》,也會感到愜意舒坦,仿佛是跳出自由邊界的精靈,在無數個可愛的故事中去探索人性的神秘一面。
? ? ? 宋代黃山谷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對于閱讀,我的理解是隨性而讀,盡興即可,興盡而去。沒有指定讀什么書,因為興趣所致,皆是好書。隨性閱讀,快樂人生。
? ? ? 文/. 海浪? 2017/07/10? 寫于清溪碧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