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朋友小鐘在某飯館小聚,久未見面,而且天氣炎熱,正想著叫上瓶啤酒給小鐘降降暑氣,但是豈料往日千杯不醉的小鐘竟然“叫停”!原來他查出自己有尿酸高的癥狀,今年4月的時候第一次發病,當時自己的腳關節出現了腫脹發熱發痛的感覺,疼痛難忍的自己趕緊去醫院,結果查出尿酸高達620μmo1/L,當時醫生便告知他一系列尿酸高的危害性和如何控制尿酸高的方法。其中戒酒是最重要的一項,所以從4月至今他滴酒未沾。因為他說尿酸痛風的那種痛真的令人想把腿直接砍掉,來個干凈利落!
我們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很熟悉,但是“高尿酸”卻相對陌生,其實高尿酸還會會引發痛風、糖尿病、高血壓、腎病、冠心病、腦卒中!中山大學附屬三院風濕免疫科在廣東地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我們廣東人中10個就有3個人是尿酸高,而且其中有70%的患者年齡在20到40歲之間。而在廣州中,5個人就1個高尿酸血癥!可見高尿酸血癥的潛在危險也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希望改善尿酸高帶來的痛苦,首先 要了解它發生的根本原因:
1、飲食不注意引起的,當患者已經是血尿酸偏高時,仍然不注意飲食,平時多吃含有嘌呤成分高的食物,比如說動物的各種內臟,海鮮、肉類、啤酒,熬夜,應酬等一些飲食行為,可導致尿酸高的出現。
2、功能排泄異常引起的,腎臟是排泄尿酸的主要路徑,當尿酸排放不盡就會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濃度。朱教授認為,人體之所以會呈現出尿酸高的現象,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所含尿酸濃度高出正常值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癥。
3、藥物引起的 ,由于藥物、中毒、或內源性代謝產物抑制尿酸排泄和/或再吸收增加。當陰離子轉運系統受抑制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中兩個重要的抑制因子是乳酸和酮酸類。
尿酸高的危害有:
1、痛風,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等,疼痛劇烈難忍。
2、損害關節功能,尿酸高誘發痛風,不治療會導致痛風反復發作,疼痛逐漸加劇,受累甚至可導致關節永久性畸形,致殘。
3、損害腎臟功能尿酸高會損害腎臟功能,造成腎臟突變,然后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或者尿毒癥致死,它約占死亡原因的20%-30%左右。
4、損害心腦血管尿酸高患者合并高血壓者約為58.8%合并糖尿病為22.1%、合并高脂血癥為75.5%、合并冠心病為15.6%、腦梗逝世者為2.1%。
很多人都知道痛風需要戒口,其中很多我們平常人都覺得營養的食品但是對高尿酸患者而言卻“形同砒霜”。以下是提供給高尿酸患者參考的生活習慣。
1、少吃高果糖食物、調味料。少吃甜度比較高的水果,要少吃海鮮,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食品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2、拒絕濃茶、咖啡、啤酒、葡萄酒。盡管紅葡萄酒和白酒中沒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類一起食用也會加重通風。另外,酒精可增進尿酸排泄,增加痛風或高尿酸風險。
3、少吃種子類食物、西紅柿。中醫專家提醒,患有痛風的人最好少吃西紅柿,選擇蔬菜亦需謹慎:花菜、菠菜、菌類(特別是香菇)及植物的種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覷,仍因控制攝入量。
4、少吃內臟和海鮮類。動物內臟和海鮮都不要吃,特別是魷魚、墨魚、螃蟹。
5、多飲水,少吃鹽。大量飲水有利于尿酸的代謝排出,痛風患者每日要保證飲水量大于 2 升。
6、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癥或痛風急性發作。
7、烹調方法多用燴、煮、蒸、氽等,少用煎、炸、熬方法。食物應盡量易消化。
8、勞逸結合,注意睡眠,一定不熬夜,放松心態,樂觀面對。每半年檢查一次尿酸,力爭控制在350左右,痛風就不會對任何關節造成損害。有條件的最好購買一個生命守護的智能尿酸儀在家里自己監控尿酸情況,有問題可以直接通過APP在線上和醫生做互動。
9、平時有條件的話可以經常用熱水泡腳的習慣,每次不少于20分鐘,不高于30分鐘,能洗的全身微微出汗最好。在洗腳時,可以適當加點活血化瘀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