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陣 CIWS 能否阻止高超音速導彈?
現實嗎?不是機會。為什么?
好吧,對于初學者來說,唯一有可能以高超音速撞擊的導彈是彈道導彈和在末期俯沖的超高空巡航導彈。甚至那些需要放慢速度才能真正將自己引導到移動目標。在高超音速下,方陣在擊中之前不可能參與。但即使他們放慢了速度,方陣也沒有完全削減它。要知道為什么,您只需要了解這一點。
和這個。
這些是 Mk 49 制導導彈發射系統(上)和 Mk 15 Mod 32 SeaRAM 系統(下),都發射 RIM-116 滾動機身導彈。 RIM-116 計劃甚至在 Mk 15 方陣于 1978 年投入使用之前就開始了。不幸的是,一個折磨人的發展意味著它直到 15 年后才開始服役——就在冷戰之后。最初的 Mk 49 針對具有集成防御系統的艦船進行了優化,例如驅逐艦、巡洋艦、航母和兩棲艦艇。較小的 SeaRAM 是后來為小型船只和那些沒有此類系統的需要獨立 CIWS 的船只開發的,它基本上是一個改進的方陣炮塔,用導彈發射器代替火炮(注意相同的 Mk 15 名稱)。
盡管 RIM-116 幾乎一樣老,并且最初被設想為它的補充,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RIM-116 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多個海軍的方陣。為什么?因為已經確定不僅方陣,而且所有基于火炮的 CIWS 在超音速導彈方面都存在一個大問題:即使它們成功了,它們也往往無法在足夠遠的地方摧毀此類導彈以避免對艦艇造成重大損害* - 甚至只是一枚 1000 多公斤重的導彈碎片在以 2-3 馬赫撞擊時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隨著此類導彈的擴散,尤其是掠海型導彈,方陣不再削減它了。請記住,這是在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潛在威脅之前。
它的基本要點是,導彈速度越快,“點防御”系統就必須與它們交戰以安全消除威脅。基于槍的系統還有其他用途(無人機、小船等),但即使沒有添加高超音速武器,它們也無法應對當前和未來的許多導彈威脅。
*編輯:哇!感謝大家對這次壓倒性的支持!作為感謝,這里有一些我最初跳過的額外信息以保持簡單:
密集陣使用遠程搜索雷達和短程跟蹤雷達的組合,當目標距離大約 8 公里時,該雷達就會開啟。 20毫米炮的實際有效射程僅略低于1.5公里,但它可以通過估計目標何時進入該射程而在此之前開始射擊。
對具有類似能力的守門員系統的分析發現,對于 P-270 Moskit(北約:SS-N-22 Sunburn)級別的 2 馬赫導彈,導彈進入 1.5 公里射程需要大約 1.75 秒直到它的毀滅。當時導彈飛行了1200m,距離艦只300m以內。由此,可以推斷 2.5 馬赫是基于槍支的 CIWS 可能(盡管不一定會)開始變得無效的點。但是,這只是為了防止完整的影響。對方陣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即使導彈速度低至 600 節(0.9 馬赫),碎片也會造成嚴重破壞!
供參考:海平面的 3 馬赫每秒剛剛超過 1 公里,5 馬赫被認為是高超音速的。因此,一枚(理論上的)6 馬赫導彈將在進入射程后 0.75 秒內擊中艦船,或者不到成功交戰所需時間的一半(假設這是恒定的)。哎呀,它可能會在那一秒內擊中距離 CIWS 2 公里的另一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