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體內有了濕氣,身體的免疫力就會大大降低,很多疾病也會隨之而來……那么,怎么樣才能有效祛濕、提高免疫力呢?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請不要小看體內的“濕氣”,他有時是身體某些癥狀來臨的信號!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一、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
1. 起床時的狀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時都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體內有濕了。
2. 大便的形態
清晨方便后,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在馬桶上,一箱水還沖不凈。還可以從大便的顏色、形狀等進行判斷,是否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
3. 舌苔的顏色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了。
4. 刷牙的反應
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很多人說自己一刷就嘔吐、惡心,嗓子里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干不凈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這種情況也極有可能是體內有濕氣。
5. 小腿肚子的感覺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這些也是濕的典型特征。
二、大便黏膩:體內濕氣重的直觀表現
? ? ? ? 健康的大便成形且不粘,排便較為順暢。而大便黏膩出現的狀況是大便不成形,并伴有便后不舒暢的感覺。
中醫對此的解釋是濕氣重,解決方法就是祛濕!脾虛濕熱的癥狀在中醫里叫“便溏”,就是指大便黏膩不成形,因此容易粘在便池上難以沖凈。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健脾化濕、清熱利濕、辯證治療。
現代醫學對大便黏膩的解釋是腸道功能紊亂、飲食中缺乏纖維素、飲食過于精細、進食體積少、高蛋白飲食、飲食過于油膩等原因所致。
腸道中自然分泌的粘液,本來是潤滑通便的,但由于食物中缺乏足夠的纖維素或腸道功能不好,大便就不容易成形,導致其粘性大。
三、酵素出招:解決脾虛濕熱,增強抵抗力
? ? ? ? 酵素由多種水果和蔬菜萃取發酵而來,營養均衡,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起到很好的潤腸通便、清除毒素、增強腸胃免疫力、恢復腸胃功能及水分代謝等功能,對體內濕氣有較強祛除作用,具體作用原理如下:
1. 酵素能分解腸內殘渣、宿便,吸附毒素,? ? 刺激腸蠕動,清腸排毒;
2. 酵素能活化各臟器的細胞,糾正代謝紊? ? ? ? 亂,調節內分泌失調;
3. 酵素還可提供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維生? ? ? ? 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保證人體有足? ? 夠營養素維持健康;
4. 酵素可增加體內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減? ? 少毒素的產生和吸收,調理腸胃,保肝護? ? 腎。
因此,建議體內濕氣重的人,堅持每天補充酵素,同時配合多喝水,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吸收及代謝循環,祛除體內濕氣,增強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