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
遇見你之后,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在這個流行離開的世界里
我們擅長相守
最美的情話不是我愛你
而是嫁給我。(或者快娶我!)
最美的情書,是我寫給你的婚書!
婚書,現在叫結婚證,是人們結婚時訂立的文書。據現有資料考證,民間婚書起源于唐代,而后各個朝代均有所變化,但從歷史的縱向觀察,其主要內容與形式還是基本不變的。從目前發現的資料來看,民國時期的婚書最為美好,其精美的繪畫,秀氣的書法,浪漫的誓詞,無不讓人驚嘆連連。
民國婚書,名稱各異。
有叫“鸞鳳譜”的,有叫“伉儷證書”的,有叫“結婚證書”的,還有叫“自由證書”的。質地上也多有講究,由宣紙、硬本、絹面、毛邊紙等不同材質制成。
此外婚書樣式也較為繁多,上面多繪有龍鳳呈祥、鴛鴦戲水、牡丹吐蕊等。除了山水風景、龍鳳呈祥等圖案,洋氣的小天使、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和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也都出現在不同的婚書上。
現在流行的民國婚書版本有幾種:
版本一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版本二
嘉禮初成,良緣遂締。情敦鶼鰈,愿相敬之如賓;祥葉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結鸞儔,共盟鴛蝶,此證。
版本三
喜今日嘉禮初成,良緣遂締。詩詠關雎,雅歌麟趾。瑞葉五世其昌,祥開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賓,永諧魚水之歡。互助精誠,共盟鴛鴦之誓。此證。
版本四
從茲締結良緣,訂成佳偶,赤繩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圓,欣燕爾之,將泳海枯石爛,指鴛侶而先盟,謹訂此約。
版本五
“喜今日赤繩系定,珠聯璧合。卜他年白頭永偕,桂馥蘭馨。此證。”
版本六
禮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詩詠宜家,敦百年之靜好,此證!
清末民初的《合生辰八字喜帖》的三重祝詞分別是“夫婦喜媚,天作之合,螽斯衍慶、麟趾呈祥”。
到了民國中后期,婚書的祝詞變成了“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解放后的結婚證書,除了注明男女雙方“自愿結婚”外,婚書的祝詞多了“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為家庭幸福和新社會建設而共同奮斗”等內容。
從前的日子慢
一生只夠愛一人
從前的婚書浪漫而深情
七夕
如果你想給愛人一份獨一無二的承諾
給ta手寫一份婚書吧
一紙婚書,良緣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