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今天要離開雷灣市踏上回程的路了。雷灣市是安大略省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有11萬人口。因為處在蘇必利爾湖的最北端,所以又叫湖首城。所以雷灣市唯一的一所大學就叫“湖首大學”。
湖首大學幾個字的下方的那些個符號就是最為廣泛使用的一種印第安語言:齊佩瓦語。據說這里的印第安人所占比例是全加拿大的各個大學里最高的。
這是湖首大學的Advanced Technology & Academic Centre。這個學校不大,但也有7000多學生,在11萬人口的雷灣來說,學校人口所占比例已經很高。在離多倫多不遠的Orillia還有她的分校。
這是第五天的路線圖。加拿大和美國共享蘇必利爾湖,我們在湖的東北,美國在西南,從雷灣市往南走,幾十公里就能到達美國的的明尼蘇達、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州。
但一踏上路就有些不順,頭頂上一片烏云追著我們走,看著前面是晴天,就是走不出去。
還好,到達紫水晶礦時雨沒有真正下起來。
偌大一個紫水晶礦就礦主一人,正在下面挖礦,機器聲音很大,喊他也聽不見。幸好遇到一個也是來淘寶的,她告訴我們在這些廢礦石中可以自己淘寶,然后20元一桶買走。
這些整齊擺放在這里的是品相好的礦石,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
等了許久等到礦主休息,于是我們向他買下一個20元的,中間那個就是,邊上的是我們自己淘的20元一桶的礦石中的兩個比較不錯的石頭。
看著天氣還是很陰沉,我們放棄了需要時間的淘寶活動,匆匆趕往下一站:維梅特大峽谷(Ouimet Canyon)。
盡管天氣很不好,但還是掩飾不住這一路的美麗,路邊的落葉也成了畫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當一陣風吹來,黃葉灑落在車窗上,感覺更是特別。
這就是維梅特大峽谷。
150米寬,100米深。這深谷形成一個獨特的生物現象,有些本是在北極圈才能發現的植物,在這峽谷的下方就有。
細細地品味一下對面的懸崖石壁。底下的這些個樹可不是擺在桌上的盆景,而是實實在在的參天大樹呢。
這是這個峽谷的招牌景色,不知有沒有個名目。
其實從停車場出來,經過這個木棧道的時候就已經下起了雨。
我們順著這條路大約走了1公里,忽晴忽雨地走到了觀景臺。
觀景臺上,只能冒著細雨欣賞兩邊的景色。
景色雖美麗,但畢竟被這陰雨天減色了不少。
于是我們放棄了仔細觀賞、細細品味這地質奇觀,在細雨中離開了維梅特大峽谷,多少有些遺憾。
途中我們在這個小鎮尼皮貢(Nipigon)休息吃中午飯。看著極度蕭條的小鎮不禁感慨世事滄桑,一百年前就通火車的地方,一百年后還是這樣。而且目前小鎮的人口正逐年遞減。
這個是它的舊火車站,墻上的圖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故事。本來小鎮周圍還有些景色可以賞玩,但我們因為天氣的原因放棄了,繼續下一站。
下一站要去找的一個通往紅寶石湖公園(Ruby Lake Provincial Park)的Trail,也是從一個廢棄的大理石廠,我們找到了這個廢棄的大理石廠,卻沒有找到Trail入口,雨下的更大了,我們只好放棄。
再往前趕,我們在和烏云比賽。
路邊美麗的景色我們也不再流連,只是往前趕。
但美麗的景色還是會在途中不斷的出現,你看下面這景色,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詩:細雨輕煙,真是神仙居處。
終于趕到來時我們停留過的小鎮:露臺灣(Terrace Bay),雨停了下來,我們也停下來,準備走走它的一條從阿瓜薩崩瀑布(Aguasabon Falls)到沙灘的Trail。這就是瀑布。
順著這峽谷一直走,可以走到我們在第二天去過的那個沙灘和那個小瀑布。
但是雨又一次趕上了我們,將我們的計劃打破,于是我們再度放棄,繼續往前趕路,一直趕到馬拉松鎮才住下。
半夜醒來,天終于放晴。馬拉松的夜晚是這么的黑,幾十年沒見過這滿天繁星了,一時興起,跑出去拍了幾張:上面這張照片是天狼星與獵戶座,下面那張是北斗七星。風大鏡頭握不住,所以很模糊,但自自然然地拍下星星來,還是很高興。
天晴了,但愿明天的計劃會順利進行。
2016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