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新聞采訪里看到,今年香港金馬獎影帝得主是林家棟。
文章里說,林家棟是一個無法出戲的演員。在記者采訪他的過程中,他可以隨時的,即興的,神形兼具的表演一段電影里的片段,連臺詞都不差絲毫。
這樣一個神一般的存在,為了演藝事業,四十多歲了,還沒成家,奪得影帝,實至名歸。關鍵還在于,人家確實是演技派,這你不得不服!
無法出戲,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態。
這讓我想起剛進入職場沒多久的那段時光。那時候,還是新人,干什么都想把事情做好,獲取別人和領導的認可。下了班回到家,還無法從工作狀態中脫離出來。當然沒有持續性的身體力行的加班,但是持續不斷的是精神上的加班。就是人已經不在工作了,但是大腦還是在思考工作的事情,吃飯在想,上廁所在想,躺床上在想,做夢都是在工作,在思考問題,焦慮的揪自己的頭發……
一度我焦慮到極點,感覺工作快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了,自己快不行了,扛不住了。多次想著辭職,不干了,一走了之,愛咋咋地吧。
那段時間過后,我仔細的思考了我所處的狀態,我感到了自己的壓力來源是太希望收獲認同感,和太擔心自己把事情搞砸。所以精神上高度緊張、用力過猛,導致壓力過大難以承受。
慢慢的我學會了放松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認真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就好了。實在做不好的,那就暫時放下,去做別的,等到心理上沒有負擔的時候在著手做卡在那里的事情。
漸漸的我發覺,工作上的事情我處理起來也越來越游刃有余了,自己回到家也沒有過多想過工作的事情。在家里就是放松的狀態,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和朋友聊聊天,做點好吃的,逛一逛超市,洗一洗衣服,打掃打掃衛生……
總之,我回到了在家該有的狀態,我不在焦慮了。
所以,回過頭再看林家棟。這樣一個演員,演配角演了很多年,是不是也一直希望能在演藝事業上獲得觀眾和同行的認可,一直活在壓力和焦慮之中呢?
固然,他得了影帝,贏得了榮譽,但是在生活上,可能他也錯過了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