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Jasmine
無
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不要管閑事”;“做好自己”...接受學校教育以后,接受的處事態度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被別人打擾,所以當遇到問題時,我更愿意死磕自己,不會去向外界尋求幫助。
當成長的圈子在慢慢擴大,同時也感受到,在做成一些事情的時候,必須得到一些人的幫助。而想獲得幫助,有時候可以用錢解決,更多的時候還是看交情。思維開始慢慢轉變,我們之間可以互助。而自己,更應該首先成為一個專才,而不是全才!
第一次聽說“情感賬戶”
什么是情感賬戶?情感賬戶,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比喻,這個賬戶里存的是信任,價值,情感。情商中所謂的“人際關系處理”,本質上就是在情感賬戶里存款和取款的行為。
同時,老師在專欄中提出,向情感賬戶存款的建議:第一,養成隨手存款的好習慣;第二,警惕無意識的取款行為;第三,允許別人給你幫助。
就像聽所有專欄一樣,第一次聽到“情感賬戶”時,內心是被戳中痛點的。內心默默記下,除了銀行賬戶,還有情感賬戶,還有情感賬戶的存款和取款。嗯,以后要多存款。至于到底要如何存款,這一行為是否可以和老師提出的其他概念形成連接,都沒有深入思考。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情感賬戶”升級
六月初,決定和老陳做一個劉潤老師《5分鐘商學院》的系列線下活動。在討論第一期活動主題時,老陳提出“情感賬戶”這個話題,并提出,如果從這個話題出發,能把老師提到的相關概念,甚至其他專欄老師的概念連接出來就更好了。
關于“如何提高情感賬戶的存款”主要從兩方面思考:一個是質,另一個是量。
質由個人能力和運氣決定,決定你提供的每次幫助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而自己可以控制的就是提高個人價值。這讓我想到上次公司同事的一次分享的冰山模型。【知識 · 技能 · 能力 · 天賦】蘊藏的價值。相較而言,能力更加重要。因為它用處廣且大,并且被替代性小。
而量可以自己主動去爭取,也可以由別人主動提出。在這里,可以思考幾個問題。①我為什么要給ta提供幫助?②為什么ta向我求助,而不是向別人?
“情感賬戶”再升級
6月17日,和潤友們一起對這一話題進行了線下討論。在這次活動中,有兩點深深被觸動。
——如何取款?
當提到“情感賬戶”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關注點放在“存款”上,“養成隨手存款的習慣”可能是多數人的感悟。那取款呢?除了警惕無意識取款外,真正需求尋求他們幫助的時候,如何恰當地向他人提出你的需求?得到幫助以后,如何妥善地處理你們之間的關系?
——取款與存款之間的界限
就像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黑和白。在人際關系中,也沒有絕對的存款與取款。所以,需要警惕的是:你認為的存款在他人那里認為是一種打擾(取款)!而可以嘗試去改變的是:以“合作共贏”的思維方式去分析你遇到的問題,是否可以把一次向他人的求助轉變為給他人提供一次機會?
所有的概念都需要不斷地被打磨、升級;所有的理論都需要時間和行動的踐行。用文字,梳理所看所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