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一部分人眼里,說我什么都會,挺厲害的。而我接觸過足夠多的大神后,就很明白自己真的如同螻蟻一般渺小。
前段時間也有不少創業團隊找到我,要跟我合作,其中稂莠不齊,有正經干事的、有一時熱血沒后續的、甚至有搞傳銷的,我都一一接招。不為別的,大學這座象牙塔呆久了,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在這個社會生存的能力,那些整天說我厲害的人真的見過這個社會的殘酷嗎?我真的有能力在這個社會立足嗎?或許所謂的厲害只不過是夜郎自大?
這樣的感覺讓我對外面世界的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即使會面臨失敗也想去試試。
我在學生處工作了兩年,跟我合作的老師對我說,如果你真執意要去外面的世界闖闖,我建議你不要在這做了,如果有意向留校,就不要再惦記外面的那些公司了。
我不以為然,自詡會的東西很多,到哪兒都不會少我一碗飯吃,外面的好公司肯定是我的第一追求,之所以還在學校工作只是還想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然而相繼投送的簡歷都沒有收到反饋消息時,現實貌似比我想的更殘酷,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在社會生存的能力。
然而由于大量的學生工作,我也失去了去公司實習的時間和機會。只好利用空余時間學點今后可能有用的東西。而我在學習方面也沒有任何長期規劃性,什么都學,什么都只會一點點,在那些認為我很厲害的人眼里,只不過是沒有見過真正的大神罷了。
二
而在接觸過考取國外研究生的同級畢業生后,我才發現與他們之間的差距,最大的就是長遠目標的制定。
這些人早在大一就已經有了考取國外研究生的打算,在保證學期成績優異的情況下,還在相應的時間完成相應的課外活動。
例如志愿者活動,我曾經做志愿者活動只是為了一個學分或者好玩,絲毫沒有考慮到這些志愿者活動會對我們今后有什么作用,做與不做也僅僅是主觀意向。而在她們有出國留學的同學眼里,哪些志愿者需要做(原創性強的、自己發起的、國家級或者省級的),哪些做了也沒意義(常規性沒創意的、小型的)就不去做都是很清楚的,這樣的目標和規劃使她做的所有付出都是為了長遠目標,并不會浪費一絲一毫的努力,到什么點做什么事都很清楚,而不是一腔熱血。
另外還有一些曾經瞎混的網友,很久沒了他們的消息,問了別人才知道已經在京東工作。原來他對專業不來電,成績也不好,對互聯網挺感興趣的,就完全放棄了學業,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最終才通過小公司跳轉到大公司。如他自己所說,如果真的利用校招,以我們學校的資質,根本進不了這些大公司的門檻,況且我還不是本專業的,所以選擇了這種破釜沉舟的方式——完全放棄自己的學業,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而他從開始有這樣想法到實施也就是大二的時候,也不算遲。
而我總是瞻前顧后。
三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大學生都是渾渾噩噩,來了什么任務做什么事,對于未來的打算也是模模糊糊,總以為自己有點本事,到了畢業的時候才開始著急,實際上職業生涯從進入大學就開始了。
大學就是一個向職場或者是更好學府過渡的階段,今后是考研、就業、參軍、還是出國留學,從大一開始就應該有計劃,這樣在每個階段需要的準備才一個也不能少。
很多人也是兩手打算,先考研,考不上就就業。然而準備考研的時候也沒有使盡全力,想著反正考不上還可以就業,考研做的準備也就不充分;而考研沒考上時,選擇就業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就業時機,就業質量也不算太理想。
這在我看來,真的不是能力問題,就是目標是否明確和堅定的問題。
我,大學期間取得過一些成績,甚至在一部分人眼里也算厲害,也算為大學生做出了些許正確的指導,如果你也這樣覺得,那你一定要聽我今天的勸告,人生目標真的很重要,你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才會激勵你朝什么方向努力,而不是努力的過程中就能遇到最好的結果。
我之所以會的東西多,正是因為我沒有一項能力能成為行業的頂尖級選手,我必須靠其他的能力輔助才能完成某些任務,如果你有了明確的目標,其實會一項專長就能在社會立足。
真的,我走的都是彎路,真心希望學弟學妹們不要成為我這樣的人,樹立目標,勇往直前的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