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如往常的周日,吃完晚飯,打開微信,審閱一下今天朋友們又在做些什么,一張圖片印入眼簾,是一位充滿活力的街舞少年發出的,看了幾遍,三個奇數相加如何都不可能得出30這個答案,可是很有意思的一點,當我把這個結論告訴街舞少年時,他說已經從朋友處得到了兩個答案,那一瞬間我就知道了答案:他們動了腦。
? ? ? ? ? ? ? 這幅圖片很有意思,動腦不會老:不僅把做題和不做題的人做了分類,還夸了做題的人一句,你是一位愛動腦的人!只有2%的人才會解:告訴你,做出了這道題,你就從70億分之1的人群中,升級到了100分之2的人群里!然后給出一道看似簡單實則無理的題目,讓你絞盡腦汁,你會發現,如果不給題目一些附加定義,這題無論如何都是解不了的。比如10進制解不了,我們用16進制,15+9得30,我們可以用題目中的2,13+15+2得30,題目并沒有告知是否要填滿,我們可以直接用15+15得30,你看我是一個愛動腦的人,還在一個世界上只有2%的人群中呢!厲不厲害!
? ? ? ? 的確你會說這是一道發散性的娛樂題,沒錯,可是反過來想一想,現在互聯網已經遍布生活了,偶然的一道運算題,不是測試你的學力、算力,而是這樣一種近似耍流氓一樣的題目,帶著消費你的點擊量的目的,搶占你的私人時間,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你的價值觀,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你會說,不過是一道腦筋急轉彎,你是不是想太多了?不!我還嫌太少!
? ? ? ? ? 有些“進制”是不能改的!
? ? ? ? ? 這些年一直縈繞人們耳邊的一個話題———食品安全問題,打激素、上農藥、無證經營,無良商販究竟是要怎樣黑心,才能把他人的健康是為無物?我覺得事情很簡單,作為賣家,他們遇到的問題只有一個,怎樣最大化自己的利潤。那“他人的健康”這一沒有列入會計科目的東西,是不可能出現在他們的會計賬簿上的。和這題目不是一樣么?圖中沒有要求必須在十進制中運算,只要能算出30,用什么進制很重要么?
? ? ? ? 有些“2”,是不能拿來用的!
? ? ? ? 前兩年一直聽到一些笑話,比如德國某位大牛,拿下了德國政府全國的廁所經營權,裝修精美,免費開放,因為廁所實在太美了,所以即使它免費,依然能靠外墻廣告當年收入就達3000萬歐元,這樣一篇文章下的留言,往往是:這公司如果開到中國來,一個月就倒閉了。是啊,看看我們的廁所,哪家免費提供手紙的?生活中的確存在免費自取也有禮有序的例子,但事關利益,大都選擇搶著去用,反正你說的可以用……就像花一塊錢買一包餐巾紙多虧似的,把免費供應的手紙,留給那些來不及買紙的不更好么?更別說那些偷紙帶回家的了!和這題不也一樣么?“2”也沒說限制你使用,只是如果你發現了它可以用,你會不用么?答案是不會,在這個智商決定命運的時代,你不會希望做一個蠢人。
? ? ? ? 有些框你不能當它不存在!
? ? ? ? ? 我有一些點贊之交是搞金融的,搞的還算不錯,賬上的數目,比我家的電話號碼還長。只是問起錢如何來的,大都給我講講大盤走勢,產業供需情況,我一直表示羨慕,如此這般,我一蠢人,是學不來的…可能也是命運弄人,去年認識了一位老教授,特有金融眼光,去年的3月說油要漲,果不其然,漲著漲著英國都漲脫歐了…我跟著他學了一整年,專業知識沒學多少,老教授卻講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其中就講了一個他以前的至交好友,現如今的金融巨鱷是如何炒作股票的,具體內容就不描述了,只是他說了一段話,我一直記著:“我去做股票是一定不會虧的,可是我跟著朋友炒了幾次,我看到我拋了之后,股票還蹭蹭蹭得往上漲,想到那些老阿姨老爺叔,拿著買菜喝茶的錢在往里追,我良心過不去啊!”語言中透露著深深的惋惜,那時候我看著他,仿佛不是那個在講臺上大侃天下的老教授,而是一位學校剛畢業的小憤青,見不得有人鉆這些小空子,滿臉的憤慨。我們的法律有無數個框,告訴你了你要在框內,都難免有人找到個縫隙就往外鉆,更何況題目只給了你三個框,還沒跟你說要填滿呢?
? ? ? ? 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我是十分贊同的,人作為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天生有各種欲望要滿足,這是本能,也是惡。為了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我們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本能,去融入這個社會,這是偽也是善!這是我們的祖先們動了幾個世紀的腦,傳承下來的規則與道理,就因為我們的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或者管理較難你就能把“惡”放出來,把“善”收起來么?!還好這張圖上,這樣的人只占我們整個物種的2%…
? ? ? ? 也許你會說,我今天小題大做了,或許吧,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一張圖片的誕生,背后承載的是怎樣的家庭教育,怎樣的企業文化,怎樣的社會環境呢?又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受啟發,將自己的手伸在誰的口袋里呢!我覺得還是值得我們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