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晨讀感想】
如何授之以漁
公司的一個同事最近在備戰PMP,因為之前考過PMP,并且現在也一直在做項目經理,所以他很多時候都會問我該如何做,我時間稍多的時候呢就會給他講如果是我應該怎么做,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時間不多,可能就會順手幫忙做了,但是也一直奇怪,為什么教了那么長時間沒什么太大的進步呢?是因為我教的方法的問題,還是真的有人天資愚鈍?可是平時說話做事也是非常不錯的,看了今天的這篇文,我覺得我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知道別人的方式方法了
錯誤方法:就事說事,只局限于表面,沒有深挖其中的原因
修正:順著問題理清對方的思路和目的,而不是單純的頭痛醫頭
深究背后緣由,可引導對方不斷的對自我進行反思,對狀態方法進行調整,加以開導,幫助對方開發潛能,尤其是不斷反問的方式可以不斷的引導對方進行嚴肅系統的思考。
材料中提到的grow模型,是個不錯的建立起初級教導體系的好方法:
step1:G——goal目標
由對方的問題,試著挖出對方的目標是什么,怎樣才算達到這個目標,而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怎么做等等
step2:R——reality現實
知道了目標之后,開始整理一下現狀,目前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我們離目標還差多遠,為了目標我們曾經做過什么,效果怎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什么資源和什么協助,我們需要什么時候需要提前多久去溝通取得這些資源,當整個情況理清之后,基本框架模型也就差不多了,至少方向不會再錯
step3:O-option選擇
當理清現狀之后,試著引導對方進行選擇,逐步建立起自我責任感,在此過程,不要去評判,不要替他人決策,當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可以嘗試多引導,多激發思考,多問一下“還有嗎”“再想想看”的問題,培養思考習慣;
step4:W——will意愿
當目標,現狀和方法都OK之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通過鼓勵、引導和提問強化對方行動的意愿,只有行動起來,目標才有可能會實現。
回顧總結一下,grow模型類似于由結果倒逼過程,慢慢引導對方一步一步的尋找方法和行動,其實當自己猶豫不決時也可以嘗試下。
另:剛才給部門老大分享了這篇文章,然后他也寫了很長的一篇分享,分享提到了一個原則,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貼在下面給大家參考一下
SMART原則,即:
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今日話題】
【0501今日話題】
“五一”過得開心嗎?有沒有什么小確幸要和大家分享?
五一非常開心
小確幸:
day1:家里葛優癱了一天,晚上出去覓食,吃了好多好吃的;
day2:去公司加了個班,晚上去跟一個很久沒見的大哥吃飯喝酒,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
day3:睡到中午,又去公司加了個班,然后去寶安吃了好吃的糖水,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