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收到信比收到話更高興…”
--某人
“長達”一個半月的假期終于還是進入尾聲,而這家鄉小城終于在尾聲下起了雨。
這樣的天氣真好哈哈。
大一上學期,因為下雨,逃掉了幾次太陽下的軍訓;大一下學期,因為下雨,逃掉幾乎過半的體育課,在這樣一個出乎意料重視體育的學校,太難得,畢竟不用拿著花球和整個年級的女生跳…啦啦操了。
今天是一個久違的雨天,淅淅瀝瀝從早到晚,上午賴床,下午貪睡,聽著雨聲,不要太美好。
(其實就是懶哦)
晚上爸爸把書架收拾了一通,從里面翻出來好幾件舊物。
一個是一張我的目標大學表。
記不得是高一下還是高二上班主任給每個人打出來一張小表格,詳細列出了姓名,目標大學,語數英到理綜下各科理想成績及理想總成績。
現在看來真的好尷尬,當時果然太天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根本完成不了的目標,而那所大學,根本只是因為我看了場有關那個城市的電影而寫下的吧。
所謂的“理想成績”也是我當時不可能達到的吧,不知道當時的我是以什么為動力而學習的。
或許在睡眠不足的高三,每到上自習打瞌睡或者發呆不想學習時,抬頭看看四周的同學,心里想著的,周圍人都在努力,你憑什么發呆。
或許是想離開小城到遠方求學的念想。
不過,16年的高考成績,和那張目標大學上的理想成績,差了整整一百分。突然發現,這像極了我的四六級成績。
巧合的可笑。
另外一個,是本夾了我中學時代所有小紙條的相冊。
本來所有的小紙條是按照傳遞時的折痕在我抽屜里隨意放著的,高考后,我把他們一張張鋪平放進了這本相冊里。一年后的今天打開看,原來的折痕還在。
從初中交到的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好朋友的紙條,到現在鐵三角的紙條,到初二時機緣巧合認識的姐姐的紙條,到寫滿青春期小心思的紙條。
一張張又讀了一遍,能清晰回想起的片段不多,紙條上的一字一句寫的卻太深刻。
我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很無厘頭,很宿命。
學業相對輕松的初中生涯中,我身邊的朋友從來沒有斷過。
來來去去的溫柔可愛的女孩們,把我當做彼時最好的朋友,而我確實是有點“花心”屬性,就像現在看一部韓劇喜歡一個男演員一樣,似乎特別輕易的便從這一段友誼,過渡到了另外一段,有了新朋友。
一切都太過被動,一味的接受。
收到信果然比收到話要好太多,不然不論是聲波還是屏幕上的話,聲波一閃即逝,消息記錄也定期清理,不留下一點痕跡。
下雨天果然是個容易浮想翩翩的天氣,深夜也一樣,就像現在的我。
晚安。
因為下雨小城從夏過渡到了秋,
所以只帶了短袖短褲回家的我又很尷尬。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