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圍的世界建立強連接,就是和你周圍的對你重要的人之間建立很強的連接。
而我和他們之間的連接,長久以來,始終是一種教導被教導的關系,我“好為人師”的表現在:經常迫不及待的分享我學到的知識,道理,他們往往聽到贊同然后忘掉。
沒有經過實踐的道理,往往還只停留在“愿望”,或者可以這樣想,未經實踐的道理不值得分享,能讓你的道理發揮出更大效力的前提是,你成為更被信服的那個人。
在任何改變都沒有發生或者很微弱的發生時,人言微輕是個現實的存在。
所以說先讓更多人看到在你身上通過這些“道理”發生的真實變化勝過一千次的說教。比如:通過有規律的訓練、健康的飲食獲得良好的外形,這比任何灌輸的“道理”對身邊重要的人都更有說服力。與其苦口婆心,掏心掏肺費力不討好,不如把精力花在自身的實際改變上。換句話說,這世界上大多數人對于說教的交流方式很反感,往往膜拜于更有影響力的人。如現在的李笑來老師,至少在我的世界里,他的影響力已經到了讓我可以不假思索做決定的地步。他以孜孜不倦的“終生學習者”一步步踐行著他的“道理”,讓你看到他閃閃發亮的光芒的同時,對于每個實踐每個道理還都做了步驟拆解,讓你有跡可循,這些努力又推加強了他的影響力。反之又推動了他自身的信服力。
同事之間經常分享著各自的育兒經驗,我也是里面的積極參與者。對于家有學童的新手媽媽同事,我總是躍躍欲試不遺余力的分享我的經驗和方法,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她們能接受多少?可能聽過便忘,然后去書店買本“專家意見”自己學習去了。因為你孩子的成績就平平啊,所在學校平平啊,顯然你對她們來說是毫無說服力的。此時,讓我慚愧一會兒,每回提建議都我最積極。
明白思考了這些,我決定接下來,像笑來老師說的:默默的進化,不說、不表現、不好為人師。
我會更認真的實現自己在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或者說就像許岑老實說的,我是奔著有天我要寫教程的方向去學習。
1、減肥塑身
? ? 開始實行健康飲食,三分練,七分吃。一個月以后寫效果心得。
2、持續寫作
? ? 持續思考、持續天天留言。每天就一個感興趣的“得到”音頻知識寫自己的感性思考。一個月后看匯報成果心得。
3、英語單詞學習
? 學習的同時總結自己的方法,每10天復盤自己的背誦情況。一個月后匯報自己的問題心得。
這樣倒更踏實了,把精力重新拉回“成長”本身,同時去檢驗,不再需要主動刷存在感,還有多少事你會默默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