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我在想這個世界戴斯蒙德·道斯這樣的傻瓜應該不多。不過,我挺喜歡傻瓜。
一個人究竟能夠有什么樣的信仰,又能夠堅持到什么程度呢?
有時候我覺得什么都有道理,只要他人能舉出確實的例子,我就覺得可以接受,卻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堅持。
在我們看來,道斯的堅持或許會有點滑稽,戰(zhàn)場上堅決不碰槍,這簡直是逾越了我們的定見和世俗的規(guī)矩啊,況且是在那樣激烈的世界戰(zhàn)場上,不是你拿槍擊斃敵人,就是別人打死你,你還要繼續(xù)你的堅持嗎?我想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我也一樣,覺得他偏執(zhí)的那么徹底,而不管不顧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那些顯而易見的道理。
在軍營里,道斯這個異類幾乎受到了來自所有士兵的攻擊和鄙視,可是他并不為所動,只是一股腦地堅持他的信仰。長官暗示他拖了團體的后腿,于是被人打得頭破血流,他洗洗繼續(xù)堅持。長官要判定他神經病好讓他滾蛋,他不妥協(xié),他記得自己的初衷是要幫助那些在戰(zhàn)爭中受傷的士兵,所以他不放棄。直到他結婚的時候,申請假期,他因沒有射擊成績被扣住不能回家,我?guī)缀跻詾樗耍墒撬麤]有。
那時候我是有點傻眼的,不就是射擊嗎,又不是真的去殺人,為何要嚴重到這般田地?直到現(xiàn)在,我能找到那個理由,然而我還是無法理解。不碰槍,這個源頭是來自于一次與父親的沖突,他舉起了槍,對準了父親的腦袋,雖然他沒有開槍,但他覺得舉起槍就好像真的殺死了對方,于是他向上帝發(fā)誓,再也不會舉起槍,這個堅持就在他心里生了根。
時移世易,環(huán)境和處境變化,即使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就不能變通那么一點點,既不違背自己的原則,也能達成所愿呢?我無法想象如果這件事,如果他接受了軍營的規(guī)則,參與了射擊,是否周遭的環(huán)境和氛圍會一點點瓦解他的堅定,一點一點的妥協(xié)會否最終一步步喪失自己的陣地?又或者他能夠選擇一種更溫和的妥協(xié)的方式堅持自己的信仰。
沒辦法,這世界上沒有如果,不過我想,真有如果,他真的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懂得變通,那么他也許就不會有那么堅定的信念。
在滿是硝煙的戰(zhàn)場上,轟炸仍在繼續(xù),日本士兵還在掃蕩戰(zhàn)場,他選擇一個人堅守整個戰(zhàn)場的傷兵,哪怕是有一絲的氣息,他都不放棄。到他精疲力竭,走路都歪歪扭扭的時候,他口中念叨的也只有一句,one more,god bless me,just one more ,然后不做他想,毫不猶豫,繼續(xù)回頭拯救傷兵。
把傷兵從懸崖上放下去,需要很大的力氣去拉拽,否則傷兵扔下去稍重一些,或許就沒命了,但他只有依靠自己的一雙手。到最后他的手都被磨爛了,身上全是血污,我都覺得是否真的是上帝庇佑,否則這樣一次次來回,沒有任何人幫助,救回七十多個人,都夠死七八十回了,況且他還不使用武器。
如果不是他最后救的那個長官還意識清醒,讓其他人上去把他送下來,他的生死或許就是一線之間,然而他還是贏了,贏過了死神。
回到軍營,道斯仍然是道斯,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特殊,他只是遵從自己的信仰,自己內心的聲音,完成自己的使命,去做些什么。但是大家都覺得肅然起敬,覺得以前誤解了他,向他道歉,而他依舊是那個躲在角落,抱著圣經,內心赤誠而平靜的普通軍醫(yī)。經歷過這一次生死,士兵們完全信任他依賴他,甚至說他成了軍隊的某種信仰,只要有他在,就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會被放棄。
當部隊在安息日準備再次進軍之時,即使長官命令立刻進攻,所有人還是都等著他做完禱告之后,才出發(fā)。所有人看向道斯的眼神,那種對道斯的信仰的信仰,那種堅定信念的傳遞,那種悲天憫人的精神,想起那句,one more,真讓人不禁動容。
那么我們可以信仰什么,又該堅持什么呢?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謂的成熟,究竟是變得聰明,還是根本沒有抵御住來自世俗力量的裹挾,而選擇放棄地漂亮呢?又或許在你一點點妥協(xié)的時候,你想更變通地實現(xiàn)自己理想和信念的時候,你是否還是原來那個你,你是否已經徹底忘記初衷,將自己改變的面目全非了呢?又或許人本就是善變的動物,我們記不得那么多次改變之后原本的自我,所以也根本沒辦法堅持呢?
想起一句話,若要成功,必先瘋魔。或許很多的堅持在他人看來真的是不可以理喻的,在社會世俗的壓力中,你會怎樣選擇呢?看過這部電影,或許你會更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