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閱讀,似乎有好多話想說,又不知從何說起。“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大概可以表達我對讀書這件事的態(tài)度吧。
遇到喜歡的書就忍不住會買,然后放著慢慢讀。嗯,我不適合快速讀書的,我喜歡邊讀邊做筆記、摘抄語錄,所以很享受這種慢節(jié)奏。
有句話恰好形容了我讀書的感受:“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思考書面化,讓靈感脫離之前的抽象狀態(tài),會更容易將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靈感用作創(chuàng)意材料,想用的時候就能信手拈來。”
2、如今書的種類繁多,在生活節(jié)奏快速的時代,大家都偏愛直接讀工具書、方法論書。讀書的形式已不限于紙質書,電子書非常普及,微信、微博、知乎等平臺上的文章也讓人習慣了碎片閱讀。
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閱讀,并無不妥,但閱讀范圍太擴散了,而且很多文章內容參差不齊,就如快餐一樣沒有營養(yǎng)。所以我們的知識體系非常凌亂,無序。
3、為什么我們買了那么多書,仍然一無所獲?
原因是:沒有靜下心去讀、沒有進行主題閱讀。別人推薦的書單再好,也不一定適合你自己。
該讀些什么書呢?
①經典的書籍,比如哲學類、文學類經典,是一定要涉獵一些的,它們是滋養(yǎng)頭腦的好東西。為我們建立正確的元認知、價值觀。
②根據自己定位、要學習培養(yǎng)的技能,根據興趣愛好,分優(yōu)先次序確定最需要讀的一類書籍。然后按照以下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五步法,有效開展閱讀。
堅持高價值輸出,用輸出倒逼輸入,才能獲得更大進步。
對了,讀書不是搞勞動,從心出發(fā),熱愛它,才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