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讀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書里收錄都是他平時生活中的見聞隨感,通讀下來,不禁被他風趣幽默的文字折服,為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靈魂而欣慰。可能自己也是個念舊的人,比較喜歡民國那些大師們的文章,沈從文,汪曾祺,錢鐘書,梁實秋,無論是小說或者散文,讀起來都很有張力。或許他們身處那個動蕩的年代,在顛沛流離中見多了生離死別,越發覺得活著本身的彌足珍貴,也更能敏銳地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 ? ? 書中談到的很多趣事,在今天看來也很是適用。比如他在結婚典禮中描述證婚人致辭,在其一番長篇大論的慷慨陳詞后,“我們應該容忍他,讓他畢其詞,甚而至于違著良心地報之以稀稀拉拉的掌聲 。” 講到結婚典禮上伴娘的選擇他打趣到“新娘走出來要像蝸牛......扶著兩個煞費苦心才尋到的不比自己美的儐相,”在調侃鬧洞房時的丑態時“客人對新娘的種種行為,由評頭論足以致大鬧洞房,其實在刑法上都可以構成誹謗,侮辱,傷害,侵入私宅和有傷風化等罪名的。”這些無比貼切而有畫面感。在《男人》一文中,把摳腳大漢描述的過于形象以致味道十足“兩腳既然如此之臟,偏偏這些‘逐臭之夫’喜于腳上藏垢納污之處反復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為樂!”他在談中國人最怕旅行時,回憶了關于他外祖母去西湖旅行的事“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后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關于罵人的藝術文章,其中總結了罵人的十種方法諸如“無罵不如己者”,“適可而止”,“出言典雅”,“以退為進”,“預設埋伏”......這些于我很是受用,因為自己在生活中別說是罵人,就是平時爭論,限于自己反應慢、嘴笨,每次都事后后悔自己沒有發揮好,敗下陣來。
? ? ? ? 原來擼貓不止現在時興,《雅舍小品》關于寫自己家里貓的文就有三篇,可見一斑。
? ? ? 像這樣有趣的事情書中寫了很多,不一而足。他那以一種好奇,探索之心去發現和記錄生活中小事的并用幽默與調侃語氣表達出來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