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世界獨善其身
在別人的世界順其自然
大家發現沒,能考上名校,最后在商界、科學界、藝術界、政界混到上層的孩子,小時候都很純凈,眼眸如明鏡,沒有那么多雜念。
而那些小時候耍油皮,心眼多,看起來猴精,偷奸耍滑,說話一套一套的孩子,長大以后,幾乎都是泯然眾人,成為販夫走卒 。
有一個簡單粗暴保護自己的方法:
遠離比自己差很多、過得不如意又愛抱怨的人 。
這幾年天朝的大學生是防疫的最大受害者,青春因防疫而虛度。同時他們又是最無須擔心病毒的人。致哀!
等他們長大有權勢了,會把他們經歷的苦難當作寶貴的經驗再來一次。這就是歷史的循環。
沒有基本的利益來源,一個創作者是不可能有持續的熱情和精力來源源不斷的生產內容。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如果人們能夠平靜地喜歡自己就好了。
西蒙娜·德·波伏瓦|女賓
以我觀察,不真正把書好好讀完的人還有一個傾向,就是拒絕理解復雜的東西,舉例來說,如果他們問你一個問題,而你的回答讓他們覺得不夠簡單直白,那在他們看來就構成了一種冒犯,就是裝逼了,而他們對待電影、小說、訪談、繪畫等事物時,態度也大體如是。
婚姻把你從自我中拽了出來,給了你一種真實的生活。——愛麗絲·門羅?
既然眼前的快樂會消失,那同理當下的痛苦也會消失的。
這么一想,反而更開闊了不是嗎。
不要止步在眼前的痛苦里,人生就是開心和難過總是在上演,努力去創造快樂 扛過難過的時刻,就這樣生活就好了哇。
為什么學校不該鼓勵告密?因為鼓勵揭發、舉報和告密,會激發人性中陰暗和惡毒的部分,使人與人之間喪失基本的信任!電影《聞香識女人》中退伍軍人弗蘭克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辯護。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話,沒經歷過自己賺錢、手頭缺錢的人,理解不了的。九十年代大下崗,基層公務員大范圍欠薪,過年領幾箱本地煙廠的香煙當工資,不少家庭一年到頭不見葷腥,也就過去二十來年,新一代年輕人已經覺得資本到處作惡了。挺好,都經歷一下走出校門就失業,父母失業把家還,然后使勁罵資本吧 。
出身底層家庭的人最害怕的一件事,或許就是怕被人看不起,進而陷入到無盡的自尊陷阱,他們極度敏感和容易被冒犯,他們希望能和比他們層次高很多的人平交,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會想盡辦法在言行上壓人一頭,而強行凸顯自己尊嚴的結果是丟失了很多機遇,沒有實力支撐的自尊心,和一劑毒藥沒有區別。
不幸是一種傳染病,不幸的人和窮苦的人應該互相躲避,以免傳染得更厲害。瓦爾瓦拉·陀勃羅謝洛娃。——陀思妥耶夫斯基《窮人》
我以前都是用金屬冰塊,金屬冰塊的好處是可重復利用,并且不會沖淡需要冷卻的液體,尤其是啤酒、洋酒。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找對象那么難呢?
因為擇偶市場也是贏家通吃原則,是金字塔上端的那部分人,收獲了幾乎所有人的追捧,剩下的大部分人,互相看不上。
尤其是女性,對于跟自己條件差不多的男性,都是不屑一顧的。
面包有了,愛情早晚也會有的。
老年人的愛情,比年輕人更現實。
還找老太的,基本是沖著免費保姆不花錢。
年輕的時侯都找不著愛情,到老了只會更艱難。
人一過70,估計很難知道是否可以掌握自己財富,如果沒有子女,那就變成是沒有保護的魚肉。
崽賣爺田不心疼。
很多都是兒子賣老子房產的。
兒子敗家的很多,看慣了世間冷暖 。
我也暫時不認可,也有好兒子,沒接觸到而已,認知者偏差。
財產是用來保護自己尊嚴的,我爺爺一個月退休金6-7k,保姆錢基本他自己出。
能護孩子周全的,只有自強自立。
我以前很討厭聽到“這些書你必須在20歲之前讀”之類的建議,有種濃濃的傳播焦慮營銷號的風格,但我現在想法有變化,書就是要早點讀,越早越好,包括我自己在內,書讀少了,到了社會上整個人是沒有藥救的,思維只會越來越被自己狹窄的專業行業所定義,滿嘴術語黑話,但實則沒什么見地,當然沒見地也沒什么,沒見地也不妨礙你成為一個熟手和佼佼者。
后來我和朋友聊天都有個共識,人不管是去哪個領域里工作,還是去做研究,有沒有潛力去實踐傳說中的“跨學科思維”,引入新鮮的視角,開拓新穎的路徑,看看你在本科甚至更早的人生閑散時光里有沒有讀書,就大概知道了。
倒不是說要能引經據典,準確到隨時說出某句話某個觀念在閱讀文本里的出處,而是你如果讀過一些書,這些書就會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你價值的底座,幫助你在觀察和行動的時候,在新的未知形勢出現的時候,能直接依靠條件反射就作出判斷。
如果人在年輕的時候不去做這些積累,那你大概率到社會上工作以后,就只能通過看B站上十分鐘講本書的視頻、成功人士直播開書單的方式來補課,但這些更多是安慰劑作用,甚至不僅無用還貽害無窮。
以前我們老師說,他們面試報名自主招生的學生,盤問的唯一重點就是:這個學生到底有沒有真的去讀這些書。一個人真的讀了書,和走馬觀花報菜名宣稱自己讀了書,是一看便知的。不需要別人來識破你,你自己就騙不過你自己,看看自己天天面目可憎就知道了。
真正的教育底座,是高中。
“沒必要所有人都擁有上進心,又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有錢人,不是所有人之間都存在競爭,每個人都會有正好適合自己的位置。”
別人本質上是沒辦法讓你自卑的。讓你自卑的是你的想法或內在的自我攻擊。?
“少研究別人,多提升自己,不是成功來的慢,是你努力的不夠狠,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
其實,大多數餐飲店,顧客根本不在意你裝修啥樣,弄那么多花樣,根本不加分。吃的東西弄干凈一點,桌子椅子方便就行,又不是當皇上來了,弄個死沉死沉的太師椅干啥啊?傻乎乎的。
刷牙的時候想到:什么是生活必需品?牙刷是嗎?毛巾是嗎?濕廁紙是嗎?大米是嗎?青菜是嗎?紅燒肉是嗎?蘇州面是嗎?咖啡是嗎?鮮花是嗎?音樂是嗎?愛是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張生活必需品的清單,每個人認為是生活必需品的,就是生活必需品。
有一種情緒叫「表演性的情緒」,也就是本人其實沒有那么大的情緒,但是希望對方看到我難過了,傷心了,用這個來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會表演這個情緒,當然常常的結果是,表演多了,自己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表演,還是真的傷心。
你可能在一個人面前,一文不值;卻在另一個人面前,是無價之寶。做你自己,愛你的人,自然愛你。謹記自己的價值所在,這就是,人活著的道理。
—— 楊絳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智商的差距,而是目標清晰度的差距。如果整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五迷三道,那么實際上是喪失了對生活的熱忱。麻木僵硬,行尸走肉;雖然活著,但已經死了。簡稱: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