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的,看將近了一個星期,總算是看完了。看完之后不知道心中是一種什么感覺,仿佛是懂了,又好似更迷茫了。
?在書店買作文書時,《百年孤獨》這四個大字印入我眼簾,不假思索,我買下了它。第一天,我收獲全無,就像是把它當做故事來看,聽看過的同學說:“這書很無聊啊,看都看不懂。”我差點兒信了,但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立場:自己買的書,跪著也要完看完。
?過了一兩天,我覺得這本書,并不像同學口中說的那樣。它很有趣,并非可以逗人笑的有趣,里面出場的每一個,都有它各自的順序,方式。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孤獨的思維。你不會想到,下一秒會是什么樣的劇情。就好想心,被牽動著,起伏不定。
整本書看到一半,心中很壓抑,喘不過氣來,我想,我究竟是讀懂了他們的孤獨,還是為自己的孤獨感到可悲,我好想表達我的想法,想告訴那位同學,這本書給我真正的感受。無人會懂。不用了,只有我能明白我自己。
?在快看到結尾時,我沒有迫不及待的看完。放在桌子上,瞥都不瞥的做自己的事,不是覺得無趣了,是不舍得太快看完。趁著這時間,再好好體會這些文字的韻味。
?終究還是看完了,"家族的第一個人被困在書上,最后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吞噬"一種很強的失落感,這可能就是他們的宿命,一個注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在這大地上,出現一次,就已經足夠了。
每個人生來,都是享受孤獨的
?我不會去講述這書里的劇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不是每個人都能讀的懂這本書。分享一下我平時看書的方法,不理解的時候我會試著去想作者生活的時代,社會背景,生活環境。
?最后我希望好的書,能被懂它的人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