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讀完《百年孤獨》,這一本充滿孤獨的書。在我的印象里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家族七代人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一個過程。最終,隨著羊皮卷的破解,而被颶風所抹去。書中有一些夢幻也有些荒誕,但是都不影響我們理解孤獨這一的主題。
可以說孤獨這一主題貫穿了全文的始終,從家族創始人所不被人所理解的孤獨,到生活瑣事的孤獨。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孤獨,每個人都走在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軌跡上。在這邊書里面能看到美人帶著被單升天,也能看到近親結婚生出有豬尾巴的孩子,也能看到因抗爭而舉國聞名但最后被政府抹殺的經歷等等的畫面。
看完這本兒書,我不知道怎么寫這個讀后感。對于我來說,孤獨是我的常態,也是每個人的常態。和文中的大多數角色一樣,人都活在每個人的世界里。更多的時候沒有交集、沒有溝通,有時候有點利益和欲望。但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認為為了自己而活,卻始終因為外界和種種原因為了他人而活。也許只有升天的那個美人是為了自己而活吧,但最終也不能存活于這個世上,很神奇的讓她升天了。
哦!百年孤獨,孤獨的到底是啥?也許孤獨是一種無法被人理解的傷痛。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孤獨的但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孤獨。也許我們學了一些溝通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但是這些僅僅是技巧。學來這些技巧,我們可以更好的與人溝通,更好的為人處世。但是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孤獨的。即使我們自己也不了解我們自己,我們想要什么不清楚只知道在這個社會里面需要我們做什么。那這種需要到底是我們自身的需要,還是社會想讓需要我們需要的呢?就像工人罷工3000多人被槍殺被拉走但是卻音信全無,仿佛真的沒有發生過一樣,也許這個世界就這么神奇吧。有時候我們感慨世界的無常,有時候我們感慨自身的渺小,有時候我們又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自負自大。我們在時間和空間的漩渦中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有一天,人類會不會也會發現一個羊皮卷,發現人類的歷史都在上面。而當這個羊皮卷被破譯之時人類也和文中這個歷經百年的小家族一樣被颶風所抹殺掉呢。
人生如夢,我們到底是在做夢還是在清醒地活著呢?看完這本書,更多的是一些疑問和腦海中的一些矛盾。該如何活,該怎么逃避這深入骨髓的孤獨,在文中沒有明確的答復。我只能問自己我想怎么活?但是也沒有答案。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正確的答案,沒有像游戲攻略一樣有一個正確的流程。即使是死亡也沒辦法讓一個人蓋棺定論評價他是對是錯。在歷史的長河里,沒法界定這個人所作所為會給未來帶來多大的影響,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就像梵高,死的時候還一文不值,現在卻是名滿天下的大藝術家。但是對于他自己來說,這又有什么。活著到底為了什么呢?追求的到底是個人的需求還是社會的環境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分不清我們到底為了什么而活,特別是像現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了什么而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百年孤獨中的人物也許更幸福吧。我們看來也許他們過得亂七八糟。而真正的深入到當時的情景的話誰又能說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呢。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類也許就在這一場場的鬧劇中,如車輪般的不斷復制,不斷前進。從最開始的求生,到現在的求名求利求物質,也許以后還會求精神求信仰求夢想。以前聽老人家說,人的一生總要有點兒奔頭,有點兒想法。但是大多數的人是沒有這個前進動力的。更多的人都是低著頭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就像螞蟻一樣,跟著前人的足跡亦步亦趨,人類出現的時間其他生物比起來短了很多,也許這才是人能在現今的地球上當主角的一個原因。存在的時間短,所以有生命力,就像一個孩子在不斷成長一樣。其實大多數的人都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有什么。這是一種很可悲的狀態。也可能是我自認為的可悲吧,誰知道呢。在百年孤獨里面作者用一些文字講述了100年的時光里面七代人生活歷程。雖然不是那么完全的一樣,但是都帶著前人的印記。也許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自認為是為自己而活,卻是帶著家族和環境的印記在活。也許現在我還理解不了什么是為自己而活,為了他人而活。因為我分不清我自己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我不知道我所思所想,是不是真的純粹的出自于我思我想,而不夾帶其它的印記。從某種意義上說幾乎做不到那么純粹吧,要不人人都成了佛陀成了老子成了基督。
也許這本兒書就是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來告訴大家什么是孤獨。也許孤獨就是眾人眼中的無法理解,也許孤獨就是生活中的自怨自艾,也許孤獨就是內心當中的那一份無法排解,也許孤獨就是當一個人所有的外殼都去掉之后的那一點本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