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摸語言,潤澤心靈

? ? ? ?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這是語文教師要堅守的根,離了這個根,課堂上的火花開得再艷,也是悖本。

? ? ? ? 還記得2017年4月1日我在“國培送教"活動中執(zhí)教《大雁歸來》,無論從課的流程,還是課堂氛圍,抑或是教師課堂語言,都受到全市語文教師一致好評,自己也認為較理想,但聽夏敏教授的評課,一向理智,自知的我,一下子認識到自己教錯了路,心里對語文教學有了再認識,語文不是宣揚,而是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以及品析語言的傳情達意。從那時真正理解了語文課的內(nèi)涵:學語言,會運用,巧表達。

? ? ? ? 我不想做原地踏步的人,因為對于語文教學愛的深沉,愛她,就要給她最溫軟,最細膩的情,細細研讀,慢慢品悟,在飛快工作節(jié)奏下,讓心不盲從,不麻木,才能讓教學有原頭活水,常教常新。在講授《散步》一課時,我讓學生讀題援疑,學生的問題,大部分集中在三個方面:一,誰在散步?二,在哪散步?三,怎樣的散步?圍繞這三個問題,我讓學生結和相關語段分析人物形象,賞析田野生機盎然,拓寬“散步"主題,在分析母親年邁時,學生只注意到第二段“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累",對于第三段“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中的"又"和"熬"忽略了,我讓學生分析,學生除了說母親過冬的不易,還有學生說了“我"的高興,為誰高興,為母親高興,同時也說明"我"的孝順,母親被我們照料的精心。后面引導學生讀,在“又"和“熬"上加重,感悟語言表現(xiàn)力。在賞析田野生機時,我引導學生找動詞“鋪",形容詞“密",擬聲詞“咕咕"來品味初春盎然的生機,學生似乎找到了方法,表達準確,之后我讓他們寫一個事物,也用上動詞,形容詞來表現(xiàn)生命活力,學生愿意寫,紛紛舉手,爭著表達,有學生說“花兒探出頭"、“燕兒銜著泥"、“魚兒越出水面"、“露珠眨著眼"……錘煉了詞語,貼切了表達。在拓展“散步"主題環(huán)節(jié),學生討論這不僅是一家四口在散步,也是充滿愛意的散步,由此說開去,以“這是一次__________的散步"句式表達,學生的思維被打開,延展了主題。有說“傳遞孝道"的,有說“身教重于言傳"的,有說“男人責任"的,有說“熱愛生命"的,有說“熱愛生活"的,有說“溫情"的,有說“溫馨"的,有說“歡聲笑語"的……,學生暢所欲言,豐盈了課題,再次擬題,在比較中明確“散步”以小見大的寫法。

? ? ? ? 為了升華主題,我還讓學生當導演拍公益廣告,捕捉最精彩細節(jié),動人心弦,有學生說拍“一前一后我和妻子分別蹲下背母親和兒子的背影",有說“拍賞花草的近鏡頭",有說拍“兒子在前面漫跑,我和妻子攙扶母親"……

? ? ? ? 語文老師,真的是要實實在在夯實語言功底的,咂摸語言,本色當行,潤澤心靈,留下余音,留下痕跡……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