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個商業社會,每個人都逃離不了商業邏輯。
每天5分鐘,解決一個商業問題。
也許,你和我曾有相同的煩惱,給父母錢他們總是舍不得花,你一邊數落他們的節約,一邊再給1000、2000、3000···心想他們是不是手上的錢太少,所以才會省著花。但給孩子錢他們卻總愛亂花,你會一邊責備孩子,一邊再給50、80、100····這樣的循環輪回你不陌生吧!是父母的錯?是孩子的錯?都不是,是我們自己錯了,是我們不知道問題的本質與“心理賬戶”這個商業概念密切相關。如果理解了這個概念,就可以解決這個“怎么辦”的問題。
什么叫心理賬戶?
就是每個人在心里,把同樣的錢分門別類地存在了不同賬戶里。
作為企業,要懂得讓用戶從他最有錢的心理賬戶里花錢。同理,對于個人,找到他最愿意花錢的心理賬號。
人的哪些“心理賬號”最有錢?
第一,意外所得賬戶———來得容易去得快。
人們會把辛苦賺來的、靠運氣贏來的和意外獲得的錢,放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中。
你每天下班后當兼職代駕,今晚你收入了500元,估計你不會用這個錢去賭球。但如果你今天買彩票中了500元,可能就會了。
對意外所得,總是慷慨大方的心態,就是我們常說的:來得容易去得快。
第二,情感維系賬戶——談感情,傷錢。
每到過年,你想花1000元給自己買瓶茅臺酒品嘗,但一直都舍不得買。今年想在單位晉升,你高高興興花1000元買了一瓶茅臺給領導送去,花了一樣的錢,但感覺似乎沒那么肉疼了,而且很爽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談感情,傷錢。
第三,零錢賬戶——指縫大的人,漏財。
如果你口袋里有張100元的鈔票,你是不是挺不想把它破開的?因為一旦破開,錢很快就花完了。你放在銀行賬戶里打算買電視的5000元,怎么都不愿意動;可放在錢包里的500元,可能不怎么內疚地就花掉了。為什么?因為它們是“零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指縫大的人,漏財。
對于父母,你每次給他們“整錢”,等你剛走出門,他們立刻就去銀行把錢存好,這在他們的心理賬戶里,是要用來干大事的,比如留給孫子上大學用。如果你隔三差五給他們一些“零錢”,他們從“零錢賬戶”里花起錢就沒有那么大壓力了。
對于上學的孩子,你每周給他200零花錢,或者每月給他寄2000元生活費,一般都在你下次給錢之前,花得精光。如果你從每周變成一個月給錢,或者從一個月變成一學年給錢,孩子會更節約花錢,免得后面的日子就沒錢花了。
所以,給孩子錢,要給整錢;給老人錢,要給零錢。
在商業世界中,還能解決哪些“怎么辦”的問題?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老白金”。“愛Ta,就請Ta吃哈根達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是情感維系賬戶。
你剛在美團平臺點了一個外賣,正準備完成支付,跳出“你獲得5元紅包”提醒,領取之后,又會有一個“立即使用”的提醒。你賭博贏了,請朋友大吃一頓。這些是意外所得賬戶。
微信零錢,你很樂意發紅包而不肉痛。公司組團旅游,每人發500元零花錢,你毫不猶豫拿去玩潛水、蹦極。這是零錢賬戶。
每個人,每個用戶的需求不同,最有錢,最愿意、最容易花錢的賬戶就完全不同。如有的人是愿意為父母或孩子花錢,這就是他最有錢的心理賬戶——“情感維系賬戶”。而有的人愿意花很多錢買衣服,這是為美麗投資賬戶;有的人愿意花錢做養生,這是健康投資賬戶。
在商業世界里,沒有小氣的客戶,只有商家沒有把商品放在客戶最有錢的心理賬戶。
怎樣銷售亞健康養生調理卡?
用“心理賬戶”這個商業概念,分析養生館客戶的心理賬戶,如何運用心理賬戶進行銷售亞健康養生調理卡?
1、情感維系賬戶
請人吃飯,不如請他出汗。“汗蒸禮品卡”,買一送一,一個自己消費,一個朋友一起消費。拓客產品,用“情感維系賬戶”引流。
“家庭綜合卡”,讓自己更好,也讓家人更好。愛他,就和他一起健康長壽。送父母健康比送任何禮品都好。用“情感維系賬戶”挖掘客戶。
2、健康投資賬戶(生命賬戶)
順天道,養長壽。生命的短暫與珍貴,疾病對生命的威脅,健康比一切都重要。汽車需要定期保養,人更需要保養。
3、意外所得賬戶
新顧客進店體驗結束的抽獎活動,人人有獎品,金額不等的代金券,家人體驗卡、艾灸和保健產品(不夠一個療程量)。或在體驗過程中,送用戶未曾體驗過的藥灸箱療2個,問當次是否消費,同時也可以形成用戶體驗峰值。
4、零錢賬戶
隨便買點零食、燒烤,都要花幾十塊錢,做一次肩頸體驗也是幾十塊錢,吃頓火鍋或者江湖菜,都要花幾百塊錢,做一個艾灸療程也就幾百塊錢。用零錢賬戶,轉為健康投資賬戶。
5、休閑享樂賬戶
每到法定長假,景區人山人海,高速公路堵成長龍,酒店價格飆升,與其讓休閑變成遭罪,不如做個身體保養。休閑享樂賬戶,轉為健康投資賬戶。
為了讓你從知到行,擁有你自己的商業決斷力和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你自身這個“產品”做得越強,就越能和外界換回更大的價值,也會擁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每天5分鐘,幫你解決一個商業問題。
參考資料:劉潤5分鐘商學院·實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