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一本書】之零一
電影:《重慶森林》
書:《香港重慶大廈》
“你真的愿意入伙嗎?”
《重慶森林》里開頭金發女殺手的背影穿梭在狹窄昏暗的重慶大廈中,為販毒招兵買馬。可能只有在這里,她能比較輕易地找到拿命換錢的人。
在這個迷宮一般的地方,華人面孔的主演似乎成了異類,隨處可見的反而是南亞人、非洲人……影片中有一個油膩的南亞男人引起我的注意。雖然他已入伙林青霞飾演的女殺手的販毒小團伙,而且也拿到了預付的美金。但職業習慣般的,三番五次地趁林不注意的時候,鬼鬼祟祟地將手伸進林的皮包里。然后被林呵斥了之后,又訕訕地呆站著。行動和思維遲半拍的樣子,于是每次下手的時候都林狠狠地打了個猝不及防。
電影是在香港重慶大廈里拍的。華人為主的香港,在香港重慶大廈里卻不常見到華人,片頭的南亞男人則是最常看見的面孔。坑買拐騙如兔子戲法一樣在此地時時上演。罪惡和異國面孔,小生意和骯臟不堪,在搖晃的鏡頭中,這是對香港重慶大廈的第一印象。而現實的重慶大廈呢?
位于香港彌敦道的重慶大廈建于1961年,是一棟十七層高的破舊大樓,地下一樓和一樓主要用作零售和批發類型的商鋪,多批發手機等物品。二樓是2009年開始運營的高檔購物中心“重慶森林”,卻是全然不同的世界,唯一和重慶大廈相連的后門卻永遠緊閉著,拒絕著這個低端的出身地。再往上是旅店以及高層還有一些名聲在外且合法經營的南亞餐廳和無牌經營的非洲菜餐廳。這里,是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也是低端全球化的中心。(麥高登, 2015)
低端全球化是指“人和物品在低資本投入和非正式經濟(半合法或非法)情形下的跨國流動”。(麥高登,2015)在重慶大廈里,可以看到非洲商人提著幾百個廉價手機回到祖國倒賣,巴基斯坦人在這里開起了餐廳和一些艷麗莎麗的印度性工作者招攬生意。這是我們不常看到的景象,我們都知道全球化,充斥著大街小巷的可口可樂,人手一部的蘋果手機、好萊塢明星熠熠的跨國合作電影、商界精英的跨國會議,卻很少知道這個在暗處運作的低端全球化世界。
在電影里,我們對于這些印象只是匆匆一瞥,他們似乎只是一個背景,一個路人甲。他們沒有姓名,沒有來歷,沒有故事。就像影片里消失在機場的那幫販毒小團伙,我們不知道他們如何在重慶大廈冒了出來,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最終去了哪里。
而麥高登的書《香港重慶大廈》給了香港重慶大廈去污名化的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窺見那個黑暗另類的地方,去了解那些人的故事。你可能不相信他們口中訴說的故事,他們的來歷,他們的打算。他們繪聲繪色地說著,有些離奇地讓你驚掉下巴。但除此之外,對于這些沒有很多機會發出聲音的群體,除了聽他們自己說,你還能聽誰說?
書從地點、人群、商品、法律、未來五個角度研究了《香港重慶大廈》,作者和他的助理們在這里邂逅了一百多個國籍的人,從阿根廷跨度到津巴布韋。從1983年初次來到重慶大廈,再到2006年正式對重慶大廈做人類學的研究,麥高登歷時數年鉆在這里,為我們一點點鑿開這個不可言喻的黑暗入口。
嚴謹卻有趣,這本書不是沉悶的厚重論文,你可以看到香港大廈里的異國洗碗工,兜售假表的異鄉人,跨越種族的異國情侶,他們親口說出的故事,關乎打拼的夢想,也關于居留權的擔憂……
回到影片最初的那個經常把手伸進皮包的南亞男人,他是香港大廈的一員。但他又到底是誰?看完書之后,我猜測他可能是香港大廈一樓店鋪幫忙賣假表的店員,當初為了討生活來到這里,最終通過這樁灰色交易發了些財,衣錦還鄉。
而重慶大廈中的大部分人,還在蓊蓊郁郁的森林里。他們一邊懷揣著致富的信仰,一邊擔心末日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