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http://www.startup-partner.com/1907.html
評委:張璠米倉資本合伙人
“本文從多個維度,較為完整的剖析了三四線城市互聯網的生態和發展階段,給出了一幅全景畫,讓有志于前往這些區域的互聯網創業者對“地氣”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從而得以有機會重新評估自己的項目,避免冒進。”
評委:李錚險峰華興
“在四五線以及鄉鎮一級城市區域有比較深度的觀察,問題、項目制約、偏好以及機遇都有一定洞察和根據。不過即使是鄉鎮一級,北方南方、不同的行政區域、生活習慣、經濟環境,差異也會比較大,可以從結合自己觀察的家鄉環境周圍環境出發。”
“說實在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那些互聯網公司是怎么掙錢的!”春節回老家聚會聊天,幾乎年年遇到這個問題。
如果在資本市場高歌猛進的階段,我會說“用虧損換市場”類似的話,但在資本寒冬之下,這個最本源的問題其實有著更現實的意義。 賺錢、盈利,天經地義。
其 實,這只是一線城市和四五線城市對于“創業”認知的一個溝壑,在更多層面——產業基礎、融資通路、人才、資源、競爭環境等都方面,都存在極大的差異,這些 差異也決定了四五線城市創業,必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這也決定了一些過渡自信要“下鄉”有一番作為的項目,你要先了解真實的四五線城市到底是怎么樣?
環境:互聯網頭潮剛剛抵達,遠未觸動傳統商業的根本
幾年前,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處,曾有人寫了一篇《三四線城市的移動互聯網》引起一定的關注。幾年過后,移動互聯網已經席卷了縣市及鄉鎮,到處都可以看到智能手機,微信是年輕人喜歡的時髦溝通方式,而且偏好于語音,主要原因當然是省錢。另外搶紅包的方式也讓他們樂此不疲。
而其他的,滴滴打車、餓了嗎、高德地圖、美團大眾點評等,基本還用不上。盡管個別外賣平臺在一些地方縣城也開始開展業務,但由于地方不大,吃喝玩樂獲取極度便捷,好吃好玩的地方就那么幾個,也決定了這些工具需求還不強烈。
接受度最高的是電子商務,這已經成為年輕人尤其是從外地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喜歡的購物方式之一。淘寶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每天京東、蘇寧在這個不大的縣城配送大量的訂單,而且部分品類可以做到頭天下單次日送達。快遞高度發達,可以送到鄉鎮一級。
即便如此,傳統商業受到影響還很小。一些頗具規模的大型超市幾年前才開始興起,并對分散的雜貨鋪等門店銷售模式帶來一定沖擊。但遍布各個街巷的雜貨店的便利性依然無可取代,下樓就有。
出行方面,的士這兩年才開始有,以跑長途為主,城內公交車運營了2-3年,但人們的出行方式還是傾向于摩托車,招手即停,去哪都方便。
項目:傳統業態為主,互聯網創業受技術和人才制約大
不知道要做啥,是很多本地年輕人關于創業最直接的反應。當然,他們第一想到的還是傳統業態的創業,也就是傳統“做生意”。
實際上,傳統業態創業給年輕一代人的機會并不多了:地段對生意影響很大,縣城好地段的門店基本瓜分完畢(自有占多數),租用或購買新的門臉房花費很高。另一方面當地沒有大企業可以圍繞產業生態來創業。
互聯網創業盡管對年輕人有利,但這里的環境還未能給互聯網創業更好的機會,尤其是技術、人才、資源等,都無法本地化去解決,也決定了只能是“輕模式”、簡單產品,以及對人才依賴程度不高的方向。這也是很多地方電子商務(將本地產品銷售到外地)最先起來的重要原因。
偏好:自籌資金為主、關注當下及造血能力
在大城市創業,動輒打造全國性平臺的模式,對資金需求很大,因此基本靠尋求風投資金來解決,整個項目回報周期可以拉的很長。因此,在項目特點上,會關注于長遠的、未來的趨勢和模式,更注重“概念”。
但在三四線城市創業,沒有風投機構,資金只能靠自己籌措解決,總量有限,也無法支撐較長周期,回報意愿比較強烈。因此,他們會更關注當下存量市場而不是培育市場,關注能產生現金流的方向而非“華而不實”的概念和模式。
而 由于上述特點,在企業運營上,大城市創業項目會允許戰略性虧損,“燒錢”換市場、數據是常態,擴張速度很快,這樣會導致一個問題是過度依賴融資,在 2015年許多人都拋出“融資是核心競爭力”的言論。依賴融資能力的一個后果是,但市場變化而自身應對不足,很容易在走向獨角獸的路上猝死。而三四線城市 從一開始就會關注自身“造血能力”,當然問題在于過渡關注生存發展速度也會受限。
機會:地域信息鴻溝尚存,消費升級空間不小
利用地域信息鴻溝創業,比較典型的是將美國項目Copy to China再加以本地化。而由于產業差距、互聯網基礎較弱等先天條件,將大城市一些模式拷貝過來,做區域性、垂直細分市場和產品是否可行呢?我覺得是有機會的。
以 快餐為例,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等快餐遍布全國,但在一些地方縣一級還是空白。而當地創業者早早將復制到地方,為當地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就餐環境, 雖然拜托不了山寨嫌疑,但它依然是當地年輕人最愛去的餐廳。很快就在縣城開了好多家連鎖而且生意火爆。與此同時,影院、超市陸續登場,這其實是消費升級的 縮影。
依托微信創業,依托本地化的運營,本地公眾號開始嶄露頭角,其數據并不屬于很多知名自媒體號。通過給本地商戶提供品牌營銷、引流客源等,這些公眾號雖然沒有賺大錢但發展勢頭不錯。
當然這都是淺層次的,隨著鄉鎮一級交通、物流、互聯網滲透率提升,未來在區域電商及特色本地化服務等方面,相信小鎮青年會找到屬于他們的舞臺和機會。
思達派“回鄉雙創見聞錄”征文還在繼續:
真實記錄雙創大背景下,你家鄉的創業環境、創業人物和發生的變化,通過你的文字,展現全國各地真實的創業風貌。
1、創業故事。家鄉的創業人物和創業故事(包括不同階段、不同業態的創業);
2、創業觀察。從客觀角度觀察三四線城市創業氛圍、特色,進行獨到分析;
3、新風向或創業復盤。目前值得創業者關注的方向,或個人年度復盤的創業干貨;
4、區域創業。結合區域特色的地方創業新方向、新思路。
征文要求:
體裁不限,字數1500字左右。
征文時間:
即日起到2月26日截止。
征文投寄:
ganhuo@startup-partner.com
優秀征文將在思達派(www.startup-partner.com)、創頭條(www.ctoutiao.com)、3W咖啡、夢想+、WorkInn,蜂巢、雙創觀察、雙創時代等創業媒體刊載,更有可能獲得思達派大獎。
征文獎品:
思達派為熱心投稿的創業者和網友,精心準備了豐厚的獎品:
一等獎(1名):樂視超級電視(50寸)
二等獎(1名):ipad mini2
三等獎(4名):華為m2平板電腦(2名)、喵小瞳智能行車記錄儀(2名)
優秀獎(10-30名):優康牛肉200元禮盒、200元京東卡等
(注:優秀獎數量將根據來稿數量和質量,評選獲獎人數)
評選標準:
征文入選刊載后方有參與大獎評選的資格。大獎評選將依據征文影響力和傳播量為考評指標。
與此同時,我們還邀請米倉資本、險峰長青、景林資本、北極光創投等機構投資人,參與作品評選。
合作洽談:
電話:18600040560,李先生。
郵箱:hezuo@startup-partner.com
附注:
*本次征文應為獨家投稿。如果一稿多投,思達派有權拒絕采納。
*思達派保留對征文的編輯權益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