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不是新近重溫了霸王別姬,因為太過沉重,并未有萬全之準備,只是昨夜夢見一幅圖,畫上烏騅長嘶,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并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烏江亭長檥船待,苦苦相勸謂項王:“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可東山再起,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不了,孤自起義以來,百戰百勝,未嘗敗北,號為楚王,直取天下,一朝失勢,無顏再見,天下亡我,我何渡為。只是苦了這烏騅還有我那美人。言罷,自刎于這烏江邊上。
? 項羽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人物,不是因為他的功績有多高,也算不得是司馬遷為他撰寫本紀。或多或少是因為他真實,悲壯吧,符合所有末路英雄的設定,重情重義,一諾千金,倒也是死得其所。我想如果當時沒有自刎,后人對其評判肯定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吧,人們總過是愛憐惜悲劇式的英雄,是他造就了這個時勢,而這時勢大抵上只算得是再平凡不過的附襯了。
? 章邯殺敗項梁,好大喜功,恰此時,項羽領兵聚于巨鹿,金戈鐵馬,惡戰一觸即發。砸爛戰船,燒毀余糧,橫渡漳水,殺聲震天,背水一戰,楚軍個個以一敵十。霸王身先士卒,殺進萬將叢中,七進七出,憑一方畫戟,取敵方首集猶如探囊取物。良久,徐風拂過霸王面龐,沒有一絲疲態,眼神堅毅的望著阿方宮的方向,鮮血染紅了的戰袍在風中作響,有秦軍的也有自己的,此戰終大獲全勝,他下令活埋二十余眾戰俘,經此一役。西楚霸王,聲名遠揚。
? 英雄終有落寞時,將軍自古無常勝。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霸王回來了,他中了十面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腔孤勇,以及手下將士,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沖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漢軍圍得那是水泄不通,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面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斗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面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所有的一切都將煙消云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于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霸王敗于垓下,之后種種,悲愴萬分,不禁黯然淚下。
? 劉邦后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經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艷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 我想,八千楚軍,還不如一個弱女子,陪著霸王征戰天下的也只有一匹馬一位美人,何其的可嘆可悲。
? 你還記得啟程時的風景嗎?那時我們少不更事,愿一路征戰,也終有人陪你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