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是個胖妞。胖到什么程度呢?小學四年級,身高不足150cm,體重卻達到了50公斤。腹部已經(jīng)如同中年婦女般有層層肥肉,大腿肥碩,屁股又圓又大。那個時候的我,最怕體育課上例行的跑步,每次繞著不足一百米的跑道跑上兩圈,我都感覺要窒息了,像只被毒日炙烤的老狗,氣喘吁吁,茍延殘喘。跑步的時候屁股一扭一扭的,同學在背后給我起了個“海南島”的稱號,意思是我的屁股,如同海南島那么碩大(海南人千萬不要生氣打我,也請原諒年齡尚小的當時的我的同學。)。
除此之外,“肥豬”“胖子”“肥婆”這樣的綽號,更是陪伴了我整個童年。
而我這么“傲人”的體形,不是用零食或者任何高熱量食品喂大的,僅僅是我媽用飯菜喂大的。據(jù)說我的胃口極好,是從嬰兒時期就形成的。當時我四個月的時候,被我媽用母乳和牛奶混合喂養(yǎng),又白又胖,個頭跟八個月大的嬰兒差不多,引來無數(shù)媽媽羨慕的眼光。初中以前,我的飯量是每餐兩碗干飯,外加菜肉湯水無數(shù)。而我現(xiàn)在的飯量,每餐最多一碗,真的無法相信當年自己的胃,是怎么塞下多一碗干飯和更多配菜的。
當時雖然只是個孩子,但對于自己龐大的體形,還是非常自卑的,因為經(jīng)常被取笑。只有在家里的餐桌上,看到我媽因為我認真吃飯的欣慰表情,才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我一直是我媽的驕傲,那個時候,孩子都還是厭食的,家有幼兒的父母,喂食的時候拿著碗滿大街追著熊孩子,逮到才能喂一口飯,基本能喂完一碗就萬幸了。而我在幼兒時期,就認真坐著一口口吃我媽喂過來的飯菜,津津有味,被街坊鄰居稱贊不已。
大一點的時候,孩子吃飯就像在受刑,被哄著騙著吃完半碗或者一碗,父母覺得心好累的時候,我嗖嗖嗖吃完兩碗了,光盤。
我媽總是很驕傲的,她說,我在吃方面,從來不用她操心。
第一次想結束這種飯量是在初二的時候,班里來了一個帥氣的轉(zhuǎn)學生,他有高高的個子,深邃的雙眼,高高的鼻梁,帶著一副金邊眼鏡,整個人看起來溫文爾雅,帥氣中有儒雅的氣質(zhì),讓少女時代的我一見傾心。
同時也讓我突然意識到,肥胖的我跟他是多么不般配。
于是我決心減肥。餐桌上,我不再按照平常飯量吃足兩碗,而是吃半碗的量,外加大量蔬菜和少量肉類。吃飽之后,在樓上樓下走來走去,順便背背語文和英語課文。
想不到這樣的做法,卻拉開了一場無硝煙的戰(zhàn)役,是我跟我媽之間的。
她開始頻繁干涉我的食量,強制要為我添飯,遭到我拒絕后,開始向我洗腦,比如我姑媽看到我瘦了,表示非常心疼及不理解等,其實我那姑媽自己養(yǎng)了一個如猴子般瘦弱的我的表哥,而且還曾經(jīng)取笑我的體重和身形;比如我正處于發(fā)育期,減肥不利于健康,可能會導致發(fā)育不良。而我拿出當時的《少女》雜志,義正言辭地指出肥胖容易導致性早熟等不良后果,她才閉了嘴。
她焦慮不安,因為我如愿地一天天瘦下去,到高中的時候,150cm的我(很抱歉沒高過),體重只有39.5公斤。比起過去十幾年里,我第一次顯現(xiàn)出一個少女應該有的苗條身形,雖然沒有向我心儀的男同學表白,但此后的每一天,我都充滿自信,明白了身體和命運,都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只要你下足決心,堅持下去,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在這場的戰(zhàn)役里,我對母親過度焦慮和干涉,百思不得其解。比起其他少女的叛逆期,我的似乎溫和許多,而且也帶來了非常好的結果。
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從小一直瘦弱苗條的我的姐姐,比我大六歲的姐姐,體重一路飆升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她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個胖妞。
我姐一直是那種自帶厭食程序的小孩,我媽曾說,嬰兒時期的她,吃奶需要躺著抱著哄著,才肯吃一點,如果我媽想坐起來換個姿勢,或者不哄,她就罷吃。四歲那年有次她隨大人去外地玩,大人太忙了忘記給她準備午餐,她也不吵,只顧玩,結果餓過頭暈了過去。她的身形,跟一根豆芽差不多,雖然不算皮包骨,但多余的肉是完全沒有的。
她胖了之后,整個臉都寬了起來,我從來沒有看過那么胖的她,有肉肉的胳膊和渾圓的大腿,當然,胖了的唯一好處,是皮膚白皙且彈性好了很多,看起來肥白軟香,別具韻味。
我媽滿意地說:“這樣的身形人家才會考慮娶你。”原來20多歲的姐姐,已經(jīng)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媽媽幫她安排了幾場相親,男方對她都不是非常滿意,原因沒有細說,媽媽就借題發(fā)揮,說是因為姐姐太瘦了。
于是,在二十來歲最美的時期,我媽憑著一張嘴,把我姐姐洗腦成一個胖妞,十足的胖妞。從此,我姐的肥胖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38歲她才靠毅力和決心減下肥來。而她也明白,男人并非愛一個胖妞,就算愛,他們也更希望她能成為體形適中的美女。
為何我媽那么熱衷讓女兒們長肉?
我媽成長在惠州一個小鄉(xiāng)村,長到十八九歲的時候,遇到“下鄉(xiāng)”的我爸,從此做上了去城市發(fā)展的美夢。我爸跟我媽戀愛,回汕頭結婚,媽媽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這里的姑娘都比她白,高,漂亮,聰明,她連潮汕話都聽不懂,買個菜都要半天,自卑在她心里瘋長。結婚一年后,我姐出生,除了瘦弱還是瘦弱,又是個女孩,沒少受我爺爺奶奶的白眼。她在家?guī)Ш⒆樱黾覄眨鯙槿四福?jīng)常因為孩子沒帶好,病了或者磕著碰著,被公婆責怪,鄰居嘲笑。她多希望身上有“一技之長”,能讓人對她刮目相看。
我的出生實現(xiàn)了這樣的愿望。比起姐姐,我應該是個胃口比較“正常”的孩子,有奶就吃,不分場合和抱姿。當時她已經(jīng)三十多歲,奶水不足,于是她購買了昂貴的奶粉,讓我盡可能多吃。我不知道在襁褓里的我,是否因為每次吃奶就受足贊美和愛撫,總之,我真的很能吃,吃得白白胖胖,蹭蹭蹭地長。
對于一個胖嬰兒,爺爺奶奶自然歡喜得不得了,街坊鄰居也羨慕不已,紛紛上門來詢問方法。媽媽從一個被忽略的農(nóng)村姑娘,變成一個有喂養(yǎng)技能,受人羨慕的偉大母親。
她的顯赫“功績”,怎能因為我的少女懷春而被中斷?于是,我姐就成為另外一個顯示她“技能”的對象,她希望通過喂肥我那適婚年齡的姐姐,讓她嫁個好歸宿,從此光宗耀祖。
結果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這樣的美夢終究會破滅的。
直到現(xiàn)在我才反思,嬰幼兒時代,到兒童時代,我身上每一寸多出來的肥肉,都是對母親的討好和妥協(xié),我想讓她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于是有意無意,我都按照她期望的那樣,吃吃吃,吃成一個大胖子。
然而即便這樣,也無法彌補她心中因為自卑而形成的巨大空洞。
那些肥肉,見證了一個孩子,曾經(jīng)對母親的討好與愛,即使這種方式的愛,并非是正確的。
后來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兒,每次給妞吃飯,雖然也欣慰她胃口極佳不挑食,但也經(jīng)常提醒她:“飽了嗎?飽了就不要繼續(xù)吃了。”
孩子,請不要為了討好我,吃太多。一個母親的自信,可以來源于和諧的家庭、好的夫妻關系、成功的事業(yè)、廣闊的眼界,絕不是子女肥胖的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