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群里有個小姑娘,大學生,95后,努力的非常生猛。
這位小姑娘從進入寫作群開始,先是簡書,后是公眾號,20天寫了30篇文章。
在簡書幾乎天天上首頁,做公眾號,文字溫馨有深度,開始只有短短三天,公眾號粉絲過500,一切做的風聲水起。
更讓人佩服的是,小姑娘還因為要寫作提前拿到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證。
姑娘這么生猛,群里各位哥哥姐姐全都豎起大拇指。
這位小姑娘,我雖然不能絕對的斷定在某年某月她一定能成為公眾號界的大咖,但是,我絕對可以說,她的清晰會讓她有更大的可能性接近成功,她的努力也定可以讓她比大多數人跑的快。
辦公室有個同事,研究生,90后,一個長著娃娃臉的可愛姑娘。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姑娘找了自己喜歡的工作,爭取了自己想爭取的榮譽,嫁了自己想嫁的人,生了個娃還是自己想要的屬相。
人生中這關鍵的幾年,姑娘走得每一步都干脆利索直指本心。
自己想要什么,喜歡什么樣的人,想過什么樣的生活,獲得什么樣的成功,姑娘都非常清晰明確,然后,一步一步去努力,直到如意。
姑娘活得如此通透,可以想見,姑娘的未來也不會太差。
在看看周圍有些她們的同齡人,有的還在渾渾噩噩的隨意行走,有的還在向父母伸手,更不知道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想找什么樣的伴侶。
上面的兩位姑娘,和自己的同齡人相比,無疑是成熟較早的。
因為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適合什么,知道用合適的方式達成目標,知道為自己目標付出努力。
張愛玲有一句話是:出名要趁早。
出不出名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但是生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
在生活中,我們都是成熟的越早越好。
這些年,我不止一次的回想過去的自己。
超級長一段時間里,我不夠成熟,自我認知模糊,目標眾多卻沒有一個足夠堅定,知道努力的意義卻總是不愿付諸行動。
而也正因為成熟較晚,在好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上我遲遲沒有開始,浪費了好多時間,錯過了好多機會,把那個心中的夢想在很長一段時間擱置,把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無限拉長。
2013年我才找到自己真正適合做的事,2016年后半年才拾起自己荒蕪多年的興趣愛好。和90后的同事相比,我開始工作晚了近五年,和95后的小姑娘比,我開始寫文晚了快十年。
而這五年,十年,在一件一旦開始就準備一直去做的事情上,讓我差下好多的知識、技能和思維。
之前我始終覺得,只要一個人日益成熟,就是很好的。
我一直認為,對于每個人,成熟都是一個永無止盡的過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日益成熟的標志就是我們不斷回頭的時候會忍不住感慨曾經的我們多么不成熟。
我們在上了大學后感慨高中時自以為是的幼稚,我們在大四的時候感慨大二時看問題的觀點冒傻氣,我們在工作后感慨大學虛度光陰的愚蠢。
我們一路走一路感慨,并在感慨中感受自己逐漸變得成熟。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意識到:其實,成熟是一個過程的同時,一個人的成熟程度更是這個人在社會上是否具體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一個人是否成熟,往往要看他是否認知清晰,是否目標明確,是否重視努力的意義,是否能及時開始行動。
自我認知清晰指的是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有正確的價值觀。
有著清晰的自我認知的人,能在做選擇的時候有意識的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不足,少走彎路;能幫助自己在選擇工作和伴侶時少犯錯誤;能自己對自己負責。
說白了,自我認知清晰的人,可以降低自己選擇的風險。
近日關于何潔婚變的新聞到處都是,大家有的說赫子銘是忽略老婆抑郁痛苦背后大談老婆毛病的渣男,有的說是婚姻里溝通出了問題。
在我看來,所有的一切都能歸結于當年彼此的錯誤選擇。
何潔沒有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也許她自己,連自己性格里面的優缺點都看的不是很清楚。赫子銘也沒有選擇自己真正愛的人,也許他更看重的是借名上位,以至于在婚后的一地雞毛面前沒有絲毫的包容。而這些從一開始就存在的隱患,在長久的瑣碎生活中,遲早有一天會蛻變成真正的危機。
目標明確指的是,基于你對自己清晰的認知,在你心里,前方有一個清晰具體的目標等著你去達成。
目標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有目標的人會付諸行動,而不是碌碌無為隨意生活。
上大學的時候,室友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拿到彈奏古箏10級證書。因為目標明確,她把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來彈古箏,因為目標并付諸行動,她最后真的拿到了古箏10級證書。
而我,卻沒有明確的目標,一開始試著寫作,后來我看見她古箏彈的那么好,就也去和她一起學古箏,學了半年,又看見有的同學學跆拳道也挺帥氣的,就又去學了一學期跆拳道,最后,畢業的時候,我好像什么都會點,但是什么都沒有真正學到家。四年的大學時光,因為沒有目標,也就談不上什么所謂的達成。
重視自身努力的意義是一個人愿意付出努力的前提。
現代社會中的我們,極度崇尚捷徑與技巧。想做一件事,還沒有開始,就先動腦筋想想怎么才能省時省力迅速成功。而對于自己的努力,卻往往忽略。
如果單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有了目標,但是卻不認為自己努力有作用,而是把希望寄托于自己外的人和事,也不能稱之為成熟,當然也不會讓自己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其實,在決定一件事情成敗的所有因素面前,只有努力程度這一點是我們自己完全可以把控的。
如果我們連這一點也不去把握,那還有什么理由能讓我們達成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草根明星王寶強。
成名前的王寶強無疑是有著清晰自知的,他知道自己在武術方面有優勢,而且自己也喜歡做演員,所以他給自己定了目標是做一名演員。
在定了這樣的目標之后,王寶強幾年如一日掙著僅僅只夠糊口的收入跑龍套,不管多么艱難,他沒有放棄。
因為他重視自己努力的意義,他覺得只有他努力他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他為自己的目標付出了全部努力,當然后來也如愿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最后,開始行動。
不管一個人多么了解自己,定的目標多么清晰,也知道必須努力才有希望,但是他就是不開始行動,一切也是空談。
行動是達成目標的必經之路。
其實,以上幾點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它們集合起來體現在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就是相對成熟的。
成熟的人往往比不成熟的人更具有把控人生的能力。
而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成熟的越早越能盡早的讓自己的人生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所以,要想成功,先盡快提高自己的成熟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