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強化的力量
間斷強化,簡而言之,就是當人們面對一個總是時不時有好事發生的事件時,人們就被那個沒規律的好事給刺激了,于是不停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常出現于一段僵持不下的關系——親密關系、雇傭關系或者合作關系,明明你的老板對你很差,但他時不時地拋出一個蜜棗,你就被那個蜜棗給迷惑了。當間斷強化與“近在咫尺的勝利”在一起時,那就是堅持的毒藥了,它誘使我們繼續投入,不斷付出,仿佛永遠不知停止與放棄。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來自經濟學,是指人們在決策時往往會考慮到以往在這件事情上的投入,如果放棄,就意味著之前所有投入徹底損失,所以瞻前顧后,甚至明知該放棄,還要硬著頭皮繼續干,事實上就陷入了一個越掙扎陷得越深的境地。
難以走出的舒適區與故步自封
所謂舒適區,就是在這個區域里,個人會覺得舒服、放松、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就會感到別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
正確的放棄——目標脫離
正確的放棄稱之為目標脫離,它會開辟出一條道路,鼓勵我們設定新目標,并舍棄妨礙新目標的舊目標。
目標脫離的四個步驟
目標脫離強調要在認知、情感、動機及行為的四個方面同時做到對舊目標的脫離,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認知脫離
從腦海中清除干擾思考的過程,叫做認知脫離。即放棄一件事時,先要有意識地認識到:我想要放棄此事,并且我準備好開啟目標脫離的過程了。
情感脫離
在放棄時,常見的情感可以分為“愁眉苦臉”和“假裝開心”兩種,事實上,我們需要感知到這種真實的情緒,然后去調節這些感受,而不是壓制它們。我們可以通過辨別情緒 → 表達情緒 → 利用情緒做決策的方式進行情感脫離。
動機脫離
動機脫離也可以叫做“從頭再來”或“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一階段要求你積極脫離那些要么無法實現、要么無法滿足你內心需要的目標,也即有意識地摒棄不再適宜的舊目標,將精力集中到那些能夠達成的或源自內心渴望的目標上。
行為脫離
在經歷了以上三個步驟的思考工作之后,我們必須將放棄付諸行動。放棄非易事,尤其是放棄曾經讓你快樂的東西。當做出放棄的決定后,更重要的是敦促自己貫徹執行,可以采用自我監督或拜托身邊的親友監督執行,并在每一次動搖時都堅定地說服自己。
一心一意的堅持從來不是唯一的出路,放棄也不是。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你行所當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心意,該堅持時堅持,該放棄時放棄。
堅持一件事情,有時恰如順流而下,慣性使然,在困難的面前,堅持是最為安穩舒適的選擇,只要你愿意繼續恒久忍耐。
而放棄絕非坦途,它會讓你左思右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炙烤你的神經和意志!希望本書能給你帶來指引和力量,當那個兩年沒打來的電話又在屏幕上閃爍時,該做什么儂曉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