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繼續復習財富專欄------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人們常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比別人長得高、比別人學習成績好、比別人考的大學好、比別人的收入高......就是幸福!
可是,認真回想,我們會發現建立在比較基礎上的幸福總是那么短暫的一瞬間。因為,我們很容易發現,有比我們差的人,就一定有比我們好的人,比我們顏值高、身材好、能力強、收入高的人比比皆是,在他們面前,相較之下我們顯得異常平庸,毫無幸福感可言。
所以,有人說:比較是一個坑,一個很容易陷進去的陷阱。
可是,人生來就是社會動物,只要活在社會中,怎么可能不去比較,不被比較?比較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從某種角度上看,我們所謂的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把別人比下去的過程。
既然比較不可避免,那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和別人比較的時候,讓對方毫無招架之力呢?
答案是:有!
當我們和別人比較的時候,通常是單一維度的,比如長相、身材、考試成績、收入等??墒窃谌魏我粋€單一的維度上,都只有一個第一名,少數人名列前茅,大部分人都是落后的。在一個維度上死磕,確實可以成功,學術界、演藝圈、體育界、政壇......都有非常成功的人士,但那畢竟只是少數。拿奧運冠軍來舉例,每一屆奧運會,都有一批運動健兒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向個人職業巔峰,奪取金牌。他們每個人都只是在一個項目或者一類項目上取得成功,沒有人能同時在不同種類的項目中獲得金牌吧?而即使他們獲得了金牌,通常情況下只有這一次機會,猶如曇花一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傷病的困擾,大多數運動員迎來的是退役和轉行,而在轉行的這些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缺乏本專業外的其他技能,連生存都成問題。這些年就時不時地有某某奧運冠軍退役后在澡堂當搓澡工、擺路邊攤等新聞出現。
當然他們當中也有相當成功的,比如鄧亞萍、郎平、李寧、劉國梁等等。他們為什么會比其他人成功呢?一定是有原因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仔細對比就不難發現,他們都是在自己曾經做的最好的維度之外,另外開拓了一個,甚至多個維度。
一個維度,比的是長度;兩個維度,比的是面積;三個維度,比的是體積......
一個維度上最多100分;兩個維度上,各50分就是2500;三個維度上各50分,就是125000……
你看,多一個維度和少一個維度,都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所以,讓自己強大到對方毫無招架之力的方法就是:打造多維度的競爭力。
越是重要的道理越是簡單,簡單到人們常常將它忽略?;蛟S打造多維度的競爭力太書面化導致你沒有聽說過,但我猜你一定聽說過另外一個意思差不多的說法:技多不壓身。
記得小的時候,大人總是鼓勵我們孩子們:你們要多學習各種知識,反正技多不壓身嘛。意思就是,雖然暫時不知道學這個有什么用,但是多一項本領總是好的,反正又不會有什么負擔。我想,“技多不壓身”可以說是“打造多維度競爭力”的通俗版。
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團隊,一個維度就是一個團隊成員。學習了編程,就多了一個軟件工程師,學習了演講就多了一個銷售部經理,學習了寫作就多了一名文案。
所以,當有機會學習新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機會,不要讓它錯過。因為它很可能是你下次和別人競爭的時候,和對手拉大距離的一個維度。
在打造多維度競爭力的時候,有一點需要注意:
處處平庸是不行的,至少要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因為凡事都有成本,這就好比如果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開支都無法滿足,其他維度的努力都只能被視為不務正業。耐以生存的維度不夠突出,無法滿足基礎成本,就相當于在這個維度是負分,這樣和其他維度乘出來的面積、體積也都是負數。
知識改變命運,打造多維度的競爭力,讓對手毫無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