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讀完已有半年,今天偶然想起來,記錄一下閱讀感受。
書里面記載了很多主人公獨自一人徒步的感受,雖然沒有經歷過,但回想長跑或登山時的身體反應就不難推測:渾身疲憊、每塊肌肉都充溢著的酸痛感、想要放棄卻又不斷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的自我意志斗爭,還有異常清醒的頭腦獨白,在這種狀態(tài)下,頭腦總是自發(fā)地思考和回憶,想停都停不了?!懂斚碌牧α俊防锩嬲f過,大多數(shù)成年人時常都感覺到很累,原因是腦子總是在不停的思考,無論有沒有意義。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大腦給控制住了。人人都以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其實,大腦才是我們的主人。人人都以為思考能解決問題,可反過來說,大腦控制了我們的生活。人們總以為思考沒有害處,思考能解決所有問題,可如今的抑郁癥、心理疾病等也都是過度思考引發(fā)的。凡事都有兩面性,欲速則不達啊。
本書的主人公之所以突然選擇一個人徒步遠行,說到底是為心結所迫。長期困擾在這個心結中的他和他妻子,一直不能直面兒子已死這個慘痛的事實,給自己編織出各種理由和假象。為了這個事情,他們不能和鄰居、同事正常交往,夫妻之間不能正常溝通??梢岳斫猓@種痛,太過沉重,重得沒有人敢去面對??煽陀^存在著的種種事實,總是在不斷發(fā)展,直到逼迫著主人公走上了這條自我救贖之路。
一路上,他盡情回憶著種種過往,默默旁觀路人的痛苦和悲傷,借身體的苦痛來緩解心靈的劇痛。在經歷了種種身體的傷痛,了解了別人的種種不幸之后,他終于變得勇敢。而他的妻子,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到被他的改變而激勵,到勇于走出迷霧,直面兒子去世這一事實。其實之前夫妻間的隔閡就在于是否接受兒子去世這一事實。妻子敢于面對之后,夫妻間的隔閡正式消解。雙方終于可以手握著手,互相攙扶著,共同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另外,一開始,我以為奎妮和主人公之間有愛情存在,但看到最后,我認為,即便他們之間存在愛情,也是一種以奎妮為主的剛剛萌芽的愛情。主人公最愛的人還是自己的妻子。所以當妻子堅強起來之后,他也變得堅強了起來。